交通銀行(3328)已夥拍旗下交銀國際,向外滙管理局提出辦理資金自由行申請,交行副行長葉廸奇接受訪問時說,擬作為申辦窗口的北京分行,雖有客戶查詢,但現階段尚不能接受有意投資市民的預約登記,因該行尚未獲准提供服務。他期望監管當局能盡快批准其申請,日後若獲准提供服務,交行會按一貫的風險測試程序,評估個人投資者風險,包括其買賣股票的相關經驗、透過自由行投資股票佔個人總資產比率,以及本身能承擔風險的程度。
會為客作風險測試
他透露,交行已就資金自由行政策公佈後,對交行本身的存款流向、業務及資金增長,作出內部評估,但具體影響不作評論;他認為,新服務對該行收費收益,「肯定有很大幫助」,而且當局規定購滙買股的資金,須以「封閉式」投資結算,故客戶資金回籠交行後,亦有利進行交叉銷售服務。
交行正就一切系統及配套需要全速籌備,但他說,目前尚不清楚何時獲批及經營細則;他希望日後該行全國分行,均可經由北京窗口接受客戶投資申請。對於有消息指,當局希望一旦服務推出,內地投資者須通過全面風險評估,才能開戶投資,葉廸奇表示,即使銀監會沒有此要求,相信所有銀行亦會因應一貫風險監控原則,對客戶進行風險檢查。
目前交行在內地從事代客買賣基金服務,開戶前亦會履行相關責任,包括提示客戶買賣風險,評估對方應否從事相關投資等。
建設銀行(939)發言人表示,該行已提交資金自由行的申請,正等待審批,至於以那個城市作為經辦窗口,則未有透露。市場消息指建行將夥拍國泰君安提供服務。
另據悉,包括4、5間大型外資行,均已向當局表達申辦資金自由行的興趣;東亞銀行(023)旗下東亞(中國)副主席陳棋昌說,新措施尚待出台,故東亞未有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