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br>倉卒招不滿短期難開車

拆局
倉卒招不滿短期難開車

牽動中港股民脈搏的「資金自由行」政策,由公佈至今,只聞樓梯響。熟悉內地銀行業人士指出,經國務院定調推行的政策,其目的是為了解決內地流動資金過剩、人民幣升值、通脹壓力及A股泡沫等問題,「內需導向」的洩洪政策,故政策一定會出台,不會「夭折」,關鍵是何時及形式。
目前方案尚未通車,一方面是因為政策涉及利益層面太廣,帶動各個領域出現相互角力──監管機構、地方與地方、銀行與銀行之間,形成外弛內張的局面。

反帶動H股泡沬

外管局上月公佈政策試點後,港股大幅波動,追蹤A、H股差價而抱必贏心態此起彼落。消息人士稱,對於外管局未經與多個部門磋商便倉卒出招,中央領導甚不滿,A股泡沫未能遏止,反而帶動H股泡沫,因此中行的「港股直通車」業務短期內恐難推出。
因此,作為銀行及存戶的風險監控人──中國銀監會,順理成章要求參與業務的銀行,重新規範操作細則及條款,以防避小投資者承受太大風險,引致市場以至社會動盪。
從監管機構之間的張力分析,在國務院組織架構內,位高銀監會半級的人民銀行,掌控貨幣政策及支付結算系統,銀監則管理銀行業務操作及相關風險,「各司其職」,是次政策由人行旗下的外滙管理局公佈,但對政策是否已充份諮詢,以及有效處理投資者風險,銀監相信取態不同。
內地《新京報》引述消息稱,銀監憂慮資金自由行實施後,可能影響QDII產品的未來,另外央行不斷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銀行資金已見緊張,資金自由行可能增加銀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