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所選出的議員雖然任期只有不足一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戰果雖然不會對整個政治形勢有重大影響,但不同政治力量、不同政治人物都賣力的為今次補選做功夫。有的積極爭取友好團體支持參選,有的積極協調以推出最佳候選人,有的積極游說合適的候選人出戰,也有的像區議員何秀蘭女士那樣在多方掙扎後放棄參選。最新近的情況是泛民主派政團努力游說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參選,以迎戰有可能出選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女士。
直到昨天為止,陳方安生女士或葉太都未明確表態會參與補選。陳太只表示會考慮泛民方面的建議,但這刻未有改變無興趣參選的想法。對兩位長期在官場打滾及位居要職的建制精英來說,參與普選是非常陌生的事情,她們當然需要更多時間考慮;然而不管對香港的政治發展來說,對她們個人的政治發展及前途來看,她們參與今次立法會補選都是有利無害的。
全面普選是香港政治發展的終極目標,是香港政制發展的唯一方向,任何有志從政的人,任何有志推動香港政治發展的人都不能迴避這個課題,都應當積極參與跟普選相關的政治活動及過程。而最直接的參與、最有效的參與莫過於成為候選人參與地區普選。葉劉淑儀女士在下台後潛心研究西方政制發展,又組織智庫問政議政,她在政治上的雄心壯志可說路人皆見。既然是這樣,葉太實在沒有理由不參與港島區補選,實在沒有理由不藉今次補選的機會測試本身的實力及政治技巧。
陳方安生女士近幾年來在政制發展問題上已不再作壁上觀,改為主動站出來爭取普選,改為高姿態的參與爭取普選大遊行。可是,要動員更多人認同普選,要爭取更多人支持盡快落實雙普選,不管是陳太、泛民主派團體或支持民主發展的人都必須有更大的承擔,更深入的參與,不能太「惜身」,不能左顧右盼,否則市民便會感到失望,甚至減少對普選的支持。既然陳太全力支持普選,既然陳太認同普選才是香港政制的出路,還有甚麼比挺身而出參與普選,參與港島區補選更能讓市民看到陳太對普選的決心及誠意呢?
更何況參與普選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學習過程。參與普選的人要逐家逐戶的拍門拉票,要在大街小巷直接面對政見、背景不同的選民,要真正放下身段聆聽市民的訴求及憂慮;這些都不是坐在華麗的會議廳或偌大的辦公室可以看得到、學得到的。也只有經歷這樣的洗禮,像葉太或陳太這樣的建制精英才會真正明白如何跟市民溝通,才會真正明白民主政制的真義,這對她們未來繼續從政肯定大有幫助。
而對香港的政治發展來說,有更多建制精英、有更多不同階層及背景的人參與普選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這可以提升參政者及議會的質素,讓議會的組成更多元化;另一方面,葉太及陳太參與普選也可以說明普選並不是洪水猛獸,說明普選並非只是律師、社工、工會領袖、「街頭鬥士」或某些人的玩意。不同階層的人,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參與,都願意參與,並且可以得到不少市民的支持。換言之,不管二人在補選中誰勝誰負,她們都將令香港的普選體制更成熟、更多元化。陳太、葉太兩位還是不要再猶豫了,下決心為推動政制發展、推動普選發展而參選吧!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