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可重於泰山 - 李樹昇

葬可重於泰山 - 李樹昇

昨天說了一堆葬法,最後提到外國目前處理遺體的新方向。美國有絕對潔淨的「水份減量法」,而熱愛環保的瑞典人,則十分樂意接受「生態葬法」。什麼是生態葬法呢?其實跟土葬十分類近,只是更直接而且更快速將我們死後的軀體回歸給大自然。按一般土葬,棺木與遺體埋在地下七至十年,會完全腐化直至只剩骷髏,最後骨頭會被移走讓家人拿回去供奉。
瑞典人Wiigh-Masak開展的新方法叫做「新式冰凍亁燥生態葬禮」,毋須棺木(所以稱為新式),遺體先放進液態氮中冰凍,然後用超聲波震碎至小塊,再以冷凍脫水,最後通過有機肥料的精進技術,約一個半月便成為一坨堆肥,相對一般土葬能節省大量時間。
「塵歸塵、土歸土」後,可用來栽培花圃的花、公園的樹,甚至蔬果稻麥,十分貼合可持續發展這個全球新趨勢。另外由於不用連棺入土,樹木的砍伐肯定減少了。
無論「水份減量」或「生態葬禮」都不算是新觀念,天葬、獸葬、鳥葬等都是接近的方法。有趣的是,去年七月內地也曾派環保人員接觸瑞典Promessa公司並參觀其運作。看來內地同胞對「遺體堆肥」十分感興趣。自詡環保意識比內地好的我們,會否接受這種新穎的葬法?假使香港有這服務,我十分願意親身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