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音影老翻市場驚喜層出不窮,最近發現的是一套叫《印巴老電影》的雙CD──在這方面有涉獵經驗的讀者不會不知道,單碟幾乎從來不存在,正版明明得五十分鐘的一隻,他們總把碟面填到插針不入,另外還挖空心思附上相關的花紅碟。大概源自一種很深的饑荒恐懼,寧願飽死最忌餓活,務求給人又買又送的豐足感,非要你由衷發出「點好意思,又食又拎」的感激不可。
以我對波里活的傾慕,當然不加考慮就買下。其實除了特殊情況,我基本不買海盜唱片,因為多年前陰差陽錯填了幾首詞,收過CASH的支票,通力支持維護知識版權。《印巴老電影》這麼別出心裁的精選,來歷完全不明,寃無頭債無主,而且年月久遠,應該屬於公眾財產吧?放進唱機一聽,貨真價實的電影歌曲固然有,但也夾雜了不少形跡可疑的「印度流行金曲」、「印度經典舞曲」甚至「印度海岸浪漫情歌」,其中有一首還明顯是拉丁美洲歌曲,欺侮大家不諳外語,分不清東南西北。反正不辜負封面宣揚的「濃郁的異域風情」就可以了,天下大同四海一家嘛。
我想起加入國際電影節當工蟻前,曾經以散件形式接過他們一個project,與多媒體創作人沈聖德一起剪了一條宣傳短片。租用尖沙嘴一間剪輯室工作,老闆是印巴籍人士,正職似乎是複製影帶(當時尚未有光碟),整部電影帶過帶之餘,也剪輯精彩歌舞片段。沈先生埋頭苦幹,我坐在他背後動口不動手,雙眼昅實隔籬機的輕歌曼舞──有一段參演的包括大象,雖然菲林黑白,但比拉斯維加斯更七彩繽紛金碧輝煌。準備購買,收工時手忙腳亂忘了,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