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飲食理財學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飲食理財學 - 李兆波

我的理財觀念十分生活化,因為理財根本不只是投資這一項,還包括收支控制、投資、風險管理、稅務,退休計劃及遺產策劃的行為或是手段。沒有錢財,便沒有機會去打理,因此理財的第一部首先是要有財富。

理財首要識儲錢

財富可大可小,因人而異。有人一出世便從先人取得一大筆財富,但大多數人也是要自己努力積累財富。如何去積累財富是理財是否成功的關鍵,很多人只關心投資方面。在經濟環境好時,可以大吃大喝,但經濟不好時,便可能陷入困境,原因是,有關人士的花錢方式根本是不能長久地積累財富,即是經不起考驗。
以飲食為例,很多人看過我在報章的訪問,以為我是故意在下午茶時間吃飯,認為會傷害身體。其實我早起床,但可以在較遲時間才吃早餐,所以不用那麼早便吃午飯。而且午飯時間餐廳一般都很擁擠,我較喜愛空間,於是在眾多因素下,我多數在二時過後的下午茶時間才吃飯,而剛好此段時間的餐牌是會較便宜的,原因完全是供求的問題。

善用下午茶時段

一般的午餐分別可能不太大,但如果到酒樓及餐廳,下午茶時段可能是平時的七至八折。而剩下來的資金,可以留下來在有空時飽餐一頓。我在空閒時也會到很好的食肆去吃海鮮及特色食物。如果不是經常光顧的話,你發覺會積到不少儲蓄。
相反,經常大吃大喝,可能是強弩之末,如果收入可以支付則另計。你也可以思考一吓,花在食物特別是午餐的支出是多少。午餐的時間其實十分短,如果不可以遲一點用膳,簡單的三文治及沙律也是一餐,不少西人也是如此。你也可以叫外賣飯盒,再吃自己帶來的水果,營養不差,工作一樣是那麼高水準,花費卻少了,於是便可以把錢花在其他的地方。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及法律系講師李兆波

善用下午茶時段,可以用折扣價享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