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到尾聲,明天便是開學日。透過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善長捐款支持,約500名低收入或綜援家庭的貧困兒童,於這個暑假,分別參加了多項有趣及富啓發性的課外活動,度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開心假期。
七間來自明愛、基督教服務處及家庭福利會的中心,於暑假期間為貧困家庭兒童炮製了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及學習班,包括小丑表演坊、HipHop舞班、甜品班、跳繩班,在音樂農莊自製朱古力及手製樂器、陶藝製作、戲劇坊等,讓孩子們在悠長假期留下難忘回憶。
上課認真不失童真
別以為女孩子才肯「坐定定」學習製作手工藝,9歲的家偉與同齡的江仔,暑假時參加了觀塘順利邨的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學習陶藝製作,每逢星期二早上,均依時到達中心,上課時認真又不失童真。
當導師陳姑娘道出陶藝製作的基本技巧:「記唔記得要拍角、360度搓圓嚿陶泥呀?」家偉即搶着回答:「要搓勻啲角同凹凸位,如果唔係燒出嚟會唔平、好易𠝹親手,又會甩色吖嘛!」其旁邊的江仔補充:「老師堂堂都講,係金句嚟㗎。」
班上8名7至12歲學童,均來自低收入或綜援家庭,平日鮮有機會參加課外活動或興趣班,是項陶藝製作課程對他們來說既吸引又有趣。開學便升讀小四的江仔說:「以前年年暑假都淨係去球場踢波,冇其他嘢玩,今個暑假就唔同;我鍾意嚟學搓泥整嘢,又識到朋友,好開心。」較江仔年長兩年的恩恩也表示:「從未試過搓陶泥,好得意、好好玩,希望第日仲有機會學。」
透過舞台發揮創意
另一間社福機構香港家庭福利會西九龍分會,獲資助舉辦兒童戲劇坊活動,為深水埗區貧困家庭的6至11歲學童提供簡單戲劇訓練,讓孩子們透過舞台發揮創意、表達情感。該會社工李淑儀姑娘指,區內不少低收入及綜援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直接影響孩子參與課外活動的機會,「好多家庭都無能力每月攞幾百蚊出嚟畀仔女學嘢發掘興趣,機構獲撥款資助舉辦課外活動,可以畀班小朋友接觸新事物、發展潛能,過充實嘅假期。」
10歲的慧儀是戲劇坊的其中一位學員,口齒伶俐的她向記者表示:「我一向對戲劇有興趣,導師教識我乜嘢謂之戲劇,即係有角色、演員、道具、燈光、後台工作人員等,我試過整斧頭道具,又綵排一套講兩個老實同貪心樵夫故事嘅戲劇,好好玩。」
檔案編號:0614040
專戶接受申請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特設「開心假期」專戶,募集捐款,資助不同社福機構為清貧家庭兒童舉辦各類活動,讓他們度過愉快而充實的假期。
蘋果基金歡迎社福機構繼續申請在聖誕節、寒假及復活節等學校假期舉辦課外活動或興趣班,讓小孩子善用餘暇,有助身心發展。詳情可致電本報社會服務熱線:29908688查詢。
另外「開心假期」專戶仍接受捐款,盼善長踴躍支持,讓兒童有更多機會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
「開心假期」專戶捐款編號:C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