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金融風暴,漸演變成一齣道德鬧劇。正如筆者上日所說,次按衍生的信貸危機,對經濟損害程度,仍是未知之數,不過已觸動了美國朝野的神經線。
撇開民主黨人多多動作,及趁機猛烈抨擊布殊政府對問題掉以輕心,並提出一系列似是而非之「可行」建議不談,光看伯南克和總統先生之「激動」程度,已知事態非比尋常。
Ben哥口硬心腸軟,嘴話不會拯救作出錯誤判斷的投資者,但卻暗示不排除再減貼現率,積極放水為救誰?
至於布殊提出的多項措施,雖說救人不救市,但越救得人多,這市嘛……
還記得冠一所說:「問題看根本」嗎?總統先生解決問題從根本出發,果然睇得通透。措施包括:放寬聯邦房屋管理局(FHA)提供貸款擔保標準,讓數以十萬計次按業主可以逃過被收樓厄運;更要求國會准許暫停向這些苦主徵稅。
不論是救人或救市,措施一旦實行,不少次按業主可以回復正常供樓,提供信貸者亦可舒一口氣。那些買了次按債券的另一批「苦主」不也被拯救了乎?汝道這是否一場道德鬧劇?不然又怎會賊過興兵,高呼要嚴格管制「吸血鬼式放款」(predatorylending)?
領導如此高調,對股市又有何影響?筆者多番指出,美股有「無形之手」,就算布殊不出招,呢隻手也會隨時候命,怕啥?問題是,布殊扮「大俠」之際,道指一度升超過160點,可是最終回落至僅升119點收市。按道理,如此大鑼大鼓,大義凜然,唔升番兩、三百點,似乎認真唔畀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