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onsunday:名人演講「術」 - 劉紹銘

alwaysonsunday:名人演講「術」 - 劉紹銘

劉紹銘 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英漢辭典對publicfigure的解釋是:因常在電視出現而知名的公眾人物。除電視外,應該還加上新聞媒體。公眾人物之所以為「公眾」,因為常常要面對群眾。當權派官員和黨派領袖因常常要出場面,順理成章是公眾人物。神職人士,一旦走上街頭就政治或社會問題宣揚自己的理念,也是公眾人物。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1929-1968)是個典型的例子。
一個成功的公眾人物不可或缺的條件是口才。較為貶意的說法是演講術,oratory。出「術」的人不一定心術不正,但說話一定得有策略。古時九流之一的縱橫家,周旋於權貴間進退自如,靠的是三寸不爛之舌。
口才得自天賦,也靠後天培養。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為了從政,做過speechtherapy,知道怎樣控制聲調、那個句子唸完後應有shortpause、那個單字要提高聲音等等。但speechtherapy能改進的,只是說話的技術問題。政治上的公眾人物不能光靠嘴巴會說話就贏得民眾的支持。一篇動人的演辭,不能獨輸文采。文采以外還要加上說話人的誠意。邱吉爾說過,你要人家相信你,你得先相信自己。1940年他向德國宣戰時說過,Weshallfightonthebeaches,weshallfightonthelandinggrounds…。他沒有對英國老百姓說空話,因為他頓下來低聲對站在身邊的朋友說:Andwe'llfightthemwiththebuttendsofbrokenbeerbottles,決定堅壁清野,槍彈用盡時用破啤酒瓶子作武器也跟敵人糾纏下去。
邱吉爾聲音雄渾,虎背熊腰,整體形象有commandingpresence的威勢,一開口就能抓緊聽眾的注意力。他深明演講術的要義。他認識到由於訴求的對象不同,演說稿的文字在風格和修辭上跟「言志」的書寫應各有分寸。來聽演講的是手上沒有文本可循的聽眾,看你文章的是琢磨你用字是否適當的讀者。政治人物在大庭廣眾發言,為的是爭取人心,言詞當然應有感染力。
場內的聽眾,教育程度參差。要人人聽得懂,別強人之難,用字要淺白,句子要短。宋美齡當年到美國演講,這些大忌一一犯上。我在〈宋美齡的英文〉一文說過,她的演說稿,有些連題目也不好懂。試舉"TheCafardMentalityofChineseCommunistImperialism"為例。Cafard不是bonvoyage這種常見法文。字太冷僻,就是拒人千里。她演說的內文,有個句子一連用上who,which,when三個介系詞,把句子拉得長長的,令聽眾無法「瞻前顧後」。Cafard有兩義:蟑螂或偽君子。題目因此可譯為「中共帝國主義的蟑螂/偽君子心態」

邱吉爾的話,weshallfightinthefieldsandinthestreets,weshallfightinthehills,句子短,無僻典,小學生也聽得懂,堪稱演說稿之典範。首相高聲一呼,把大不列顛的子民動員起來了。老頭子活到九十一歲,精力過人,著作豐厚,195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上一代的英國人,不一定知道邱吉爾是《TheSecondWorldWar》(六冊)和《AHistoryoftheEnglish-speakingPeoples》(四冊)的作者,但一定聽過他的演說,讀過他的演辭,佩服他的文采。出色的演說家是可以憑一兩篇演辭贏得身後名的。
我沒機會聽過邱吉爾戰時現場直播的演說,但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讀書,金牧師(ReverendMartinLutherKing)為美國民權運動聲嘶力竭呼籲的聲音,我倒在電視上聽過多次。特別深受感動的是1963年他在林肯紀念館向世人宣佈:"IHaveaDream"那一天(八月二十八日)。
金牧師少時是教堂聖詩班一員,日後因神職工作需要經常面對群眾。他聲音可用sonorous一字形容,口才極好,發言深諳抑揚頓挫之道。但一個人的演講,如果沒有講辭的文本作紀錄,口才再好、講「術」再精,也會隨風而逝。我雖然沒聽過邱吉爾廣播,但單看他的演說稿,已知造詣非凡。
金牧師除了演說稿外,還有三本與民運有關的著作傳世。看書的人沒有幾個,如果金牧師不是為黑人伸張正義賠上性命,如果他不是把IHaveaDream這四個字喊得像春雷乍響,金牧師亦尋常人耳。
〈我有一個夢想〉是美國史家公認繼林肯演說:"TheGettysburgAddress"(1863)後最感人肺腑的演說。金牧師的「非暴力」民權運動哲學師承爭取印度獨立的甘地。演說稿的辭令糅合了庶民對宗教的虔誠和國民愛國的本性。聚集在林肯紀念館聆聽金牧師演講的群眾約有二十五萬人,各色人種都有,但以黑人佔絕大多數。
一場成功的演講,口才和內容外,還要加上「術」,strategy。金牧師在波士頓大學拿過博士學位。以他那一代人的閱讀習慣來說,應該熟悉莎劇。我想他從JuliusCaesar學會了使用「叠句」(refrain)作「術」去操縱群眾的情緒。
Caesar遇刺。在背後捅他一刀的是Brutus。藉口是:NotthatIlovedCaesarless,butthatIlovedRomemore。廣場上群情洶湧,民眾情緒極不穩定。政客在這種場合演講,風險之大可想而知。且看緊隨Brutus下場後上台的Antony說些什麼話。

Friends,Romans,countrymen,lendmeyourears;/IcometoburyCaesar,nottopraisehim。一開口就表明立場:他是來收殮凱撒屍骨的,不是來歌頌他。這等於說他跟因「大義」而殺害凱撒的Brutus並非敵對。跟着形勢急轉:He(Caesar)wasmyfriend,faithfulandjusttome;/ButBrutussayshewasambitious,/AndBrutusisanhonourableman。(凱撒是我的朋友,對我不離不棄,但Brutus說他野心勃勃。Brutus當然是正人君子。)
接着安東尼說到凱撒對羅馬帝國的貢獻,更特別指出,Whenthatthepoorhavecried,Caesarhathwept;/Ambitionshouldbemadeofsternerstuff。(窮人哭時,凱撒也落淚。心腸軟的人,怎能有野心?)
YetBrutussayshewasambitious,/AndBrutusisanhonourableman。在安東尼二十七行台詞中,以上的「叠句」出現了三次。凱撒功在羅馬,對貧苦大眾充滿同情心。而且安東尼thricepresentedhimakinglycrown,/Whichhedidthricerefuse,/Wasthisambition?話一說完,「叠句」就出現了。JuliusCaesar中這種正正反反辯證法模式,歷來被視為「煽情文學」的代表作。
金牧師的〈我有一個夢想〉演辭,情文並茂,辭藻優美。No,no,wearenotsatisfied,andwewillnotbesatisfieduntiljusticerollsdownlikewatersandrighteousnesslikeamightystream。這是意象鮮明、氣勢磅礡的英文。
演辭一大特色是「叠句」連番出現,一波接一波的排山倒海而來。第一段這麼起筆:Fivescoreyearsago,agreatAmerican,inwhosesymbolicshadowwestand,signedtheEmancipationProclamation。這位「偉大的美國人」是林肯總統。他的〈葛提斯堡演辭〉第一句是: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ourfathersbroughtforthonthiscontinent,anewnation,conceivedinliberty,anddedicatedtothepropositiontheirallmenarecreatedequal。
Fivescoreyears是聖經體一百年的說法。金牧師不說onehundredyears而跟隨林肯以score作數量單位,一面是祈禱上帝的祝福,一面是聲請這位解放黑奴的總統出來助勢。這可說是一種「煽情」的手段。但從第二段開始,他即轉用:「白話文」:onehundredyearsago。「叠句」也在此開始:一百年前黑人不能不面對此身非己有的悲慘現實。一百年後黑人仍背負着種族隔離的枷鎖和歧視的束縛。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仍被困於物質繁榮汪洋中的赤貧孤島。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仍蜷縮在美國社會的暗角慢慢枯萎,仍然覺得在自己家中的身份還是一名不速客。「一百年」在短短的一個段落出現了三次。

另一個用得強而有力的「叠句」是Nowisthetime,「此其時也。」制訂促進民主的承諾,此其時也。從種族隔離之涕泣之谷超拔而起邁向種族平等的陽光大道,此其時也。向上帝的子女打開機會之門,此其時也。把我們的祖國從種族不義的流沙擺脫出來進而打造兄弟友愛的磐石,此其時也。短短的一段話,「此其時也」一共說了四次。
前面說過金牧師演辭中的「叠句」排山倒海,一點沒有誇大。接下來的例子是wecanneverbesatisfiedaslongas。或問:「你們黑人一天到晚搞運動,什麼時候才會滿足?」答曰:警察對黑人暴力一天不停止,我們不會滿足。趕路的黑人晚上投宿旅舍因膚色關係不得其門而入,這種歧視法例一天存在,我們不會滿足。黑人的居所,若是只限於從一個小貧民窩遷到大的貧民窩,這種情況不改善,我們不會滿足。黑人在密西西比州無投票權,而在紐約的黑人,可以投票,但不知為什麼投票、給誰投票。這形勢一天不改,我們不會滿足。這句話他一共說了四次。
一篇以IHaveaDream傳世的演辭,這四個字在文中出現的「叠句」頻率也最高。以控制群眾情緒的力度來說,「我有一個夢想」每出現一次,等於一個尚待解答的小懸疑(suspense):你夢想什麼東西?
我夢想這個國家將有一天真正能實踐憲法所說「人人生而平等」的諾言。我夢想南部最歧視黑人的州府,很快看到黑白孩子手牽手……。金牧師〈我有一個夢想〉的incantations,一共吟哦了八次。
演辭以Letfreedomring!「讓自由鐘聲響徹雲霄」結尾,一共出現了十一次。Whenweletfreedomring,whenweletitringfromeveryvillageandeveryhamlet,fromeverystateandeverycity,wewillbeabletospeedupthatdaywhenallofGod'schildren,blackmenandwhitemen,JewsandGentiles,ProtestantsandCatholics,willbeabletojoinhandsandsinginthewordsoftheoldNegroSpiritual,"Freeatlast!Freeatlast!ThankGodAlmighty,wearefreeatlast!"
JuliusCaesar劇中的「叠句」旨在混淆視聽。〈我有一個夢想〉實在是一篇措辭敦厚的「討債檄文」。話說得很清楚:Inasensewehavecometoournation'sCapitaltocashacheck。討債的話,誰都會說,但沒有金牧師說得那麼動聽、那麼感人。他發揮了演講「術」的至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