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報今次抽取12個冰粒樣本化驗,含菌量最低的是本地名牌翠華茶餐廳,數字上甚至比跨國集團麥當勞優勝。身兼翠華茶餐廳顧問的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伍得良表示,處理冰粒講求職員態度嚴謹,必須當成食品一樣,才可避免細菌交叉感染。
定期洗製冰機過濾器
伍得良強調,放在飲品中的冰粒,職員必須當成食品處理。他以翠華茶餐廳為例,職員須戴上手套避免直接接觸冰粒,又會像分開處理生熟食物一樣,避免讓冰粒接觸其他溫熱食品,以及未經煮熟的食品:「其實呢啲都係好簡單嘅常識,但好多人做起上嚟就會大意或者態度隨便。」
近年大型食肆都有製冰機自製冰粒,伍得良說,以翠華中環總店為例便有三部製冰機,每日合共生產1,500磅冰粒:「呢啲製冰機嘅過濾器一定要定期清洗,溫度要保持喺攝氏零下4度,唔可以放其他嘢,咁至可以確保冰粒衞生可食用。」但他慨嘆非所有食肆都會將冰當成食物般嚴謹處理。「我知道有啲食肆會用部機嚟放汽水或者鮮奶,當成雪櫃咁用,咁就令啲冰容易被污染。」
小型食肆則由於沒有製冰機,需向供應商購買冰粒,質量保證較自用製冰機為低。
粗心職員用手拿冰塊
伍得良指出,現時市場上的冰粒供應商都有完善衞生監察制度,他相信有食肆的冰粒含菌量超標,主因是處理時掉以輕心。「機器係死嘅,人係活嘅,如果人喺處理過程時做得唔好,更好嘅機器都可以出事。」銀龍茶餐廳經理劉先生則表示,同業中以舊式茶餐廳對冰塊處理較鬆懈,水吧職員通常直接用手接觸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