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京城的人民大會堂內公佈一波波的中共高層人事變動時,周邊的河北秦皇島內、中共另一權力核心地──北戴河,亦漸漸發生變化。近年在「胡(錦濤)溫(家寶)新政」下,披在她面上數十年的神秘政治面紗正逐漸退去,當地政府計劃將其重新定位,打造成國際旅遊度假勝地。一般民眾終可領略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筆下「大雨落幽燕,白浪濤天,秦皇島外打魚船」的美景。
位於渤海之濱的北戴河,擁有延綿逾10公里的海灘、潔淨的海水以及燦爛的陽光,獨有的美景使其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就成為外國駐京使節的避暑勝地。據廣東《南方周末》報道,中共掌權後,毛澤東亦將其作為避暑之處,並由1954年起建立了北戴河夏季辦公制度。毛澤東、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軍委等中共「五大領導班子」,每年7、8月均會移師此處辦公,被視為中國「夏都」,其間召開的「北戴河會議」,更被視為中共的決策性會議。美國總統布殊及老布殊夫婦,亦曾在文化大革命時到訪過此處。
胡錦濤一度停辦北戴河會議
不過,自2003年胡錦濤上台後,北戴河的政治色彩開始淡化,每年舉行的北戴河會議更停辦了四年。當地政府稱,北戴河要由過往的政治接待轉型到旅遊接待,並將其定位為生態型、園林式、國際性旅遊休閒度假區,每年均會舉行各類旅遊節,像早前「七夕」節當日,就舉行了首場「情侶狂歡節」。同時,當局亦利用當地已有的逾200間療養院硬件,承辦各地政府部門、機構、企業的暑期療養團、培訓班等活動,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今日的北戴河,正如走在海邊所見,馬路旁佈滿各種餐廳與旅館、沙灘上則有各類膚色的遊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