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再度隨「美」飄搖,承接道指前晚反彈240點,恒指昨於期指結算日最多急漲562點,收市報23484.54,升463.94點(2.02%)。H股指數則升249.04點(1.82%),報13937.84。主板成交減少至958.7億元。
【本報訊】證券界相信,近日上落市實為反映內地資金自由行欲開不通,及次按危機死灰復燃的因素,而炒減息只屬市場一廂情願,美國聯儲局仍不心急下調,港股現階段毫無方向可言,後市明燈只能靠美股指引。由於大市已進入「沽唔落買唔上」局面,短期將維持「大幅」牛皮,波幅介乎23000至23600。
歐資大行瑞信亦預期,港股已貼近高位,短期將持續反覆。該行周初始轉軚唱好恒指,並將全年目標調高至24500,事隔數天,該行又對後市有所保留,預期包括港股在內的亞太股市,已逼近歷史高峯,未來數月料出現大幅波動,尤其美企開始調整盈利前景及評估次按影響。
美股昨早段下瀉逾百點後倒升,本港時間昨晚11時,重磅股在美國預託證券(ADR)窄幅上落,中移動(941)及國壽(2628)ADR分別報102.2元及37.35元,較港高0.1及0.4元。而滙控(005)ADR折算138.4元,較港低0.4元。
值得留意是,10月份期指較現貨大幅低水97點,惟計及眾多股份除息效應,實際低水幅度約50點,反映期指大戶對後市並非十分悲觀。
中移升$2.85 航運股搶鏡
中移動再成為大戶舞高弄低工具,昨升2.85元至102.1元新高,一股已推高大市126點。延續賣衫神話的思捷(330)更一度飆逾一成。而今日收市後,納入MSCI環球標準指數成份股及中國指數的碧桂園(2007),昨彈高7.32%至11.14元新高,成交達13億元。
資金追捧中資銀行股及航運股,建行(939)升4.5%至6.27元,工行(1398)一度突破5元,收報4.95元升1.85%。反映航運景氣的波羅的海指數創新高,帶動一眾航運股暴漲,中海集運(2866)抽高15.48%最勁。
東泰證券研究部董事鄧聲興表示,昨日沽空金額雖縮至67億元水平,但仍屬偏高水平,加上期指大低水,後市未見大升誘因。不過,港股每逢低位即獲買盤掃貨,反映市底仍壯旺,缺乏實際炒作焦點下,「港股食粥食飯要睇實美股」。
麥樸思料長線升五成
不過,以長線投資為主的基金,仍極為睇好港股前景,管理近5萬億元資產的鄧普頓資產管理,其董事總經理麥樸思預期,長遠而言,恒指有機會較目前增長50%,但難具體明確何時實現。
他說,內地充裕的資金將繼續支持港股,尤其是豐厚的外滙儲備,必定會尋找投資出路,而港股將是其首選投資對象;當中最看好紅籌和H股,以行業計則看好油股和銀行股。而鄧普頓旗下新興市場環球基金,投資於中港股市所佔比例最高,達15.5%。
對於次按問題,他對聯儲局向美國金融體系注資感恩惠,美國經濟因此不致陷入衰退;不過面對美國經濟放緩的風險,將會對全球經濟造成一定程度影響。
港股後市不明朗因素
‧業界估美國下月減息,惟聯儲局口風卻暗示以通脹為先,炒減息有隱憂
‧資金自由行推遲,實際開通時間表未定案
‧次按風暴未見平息,澳洲一基金申請破產
‧下月10日,滙控及中移動佔恒指比重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