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Blog你:張可頤神魔之路

明Blog你:張可頤神魔之路

袁彌明介紹─05年落選港姐袁彌明個性直率敢言,在互聯網上開blog道盡心情趣事,文詞辛辣,發表見解一針見血而成為話題。如今她將其話題blog移師《蘋果》娛樂,與讀者傾訴日常所見所聞,人生及娛圈百態。

上回提到香港人一般不懂愛自己,他們找不到Self-containedHappiness(自給自足性快樂),只有ComparativeHappiness(比較性快樂),是從人與人比較下所「贏取」的快感。快感卻不是快樂。快樂到底是甚麼?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培養了一種「速食」文化,甚麼都要快、要就手,就連尋找滿足也要快。久而久之,自己所想追尋的快樂,早已被快感掉了包亦懵然不知。

快感 滿足漸淡變麻木

快感,顧名思義是一種非常短暫的感覺。所有官感刺激,包括美食賜給味蕾的躍動,美麗事物帶給視覺的歡慰,按摩替肌肉筋骨的舒弛,全稱為bodypleasure(身體快感);高一個層次的是mindpleasure(精神快感),比如男友的一個驚喜,人家的一句讚美,別人給予的認同,瘋狂購物後的滿足,夢中情人接受自己那一刻的興奮。
快感的特徵是,當它不斷刺激你時,你所獲得的滿足程度會逐漸減弱。比如,吃第一口期待已久的爆quota鵝肝,總是比第二口的好;sales姐姐讚你將這條one-piece裙穿得端麗動人時,你總會心花怒放,再讚另外的croppedjeans穿在你身有型有款時,你對着她們的招牌笑容和甜言蜜語,覺得有點膩。
滿足減淡而失去興趣,還算是好現象。最怕越見不足,越貪婪地去爭奪那瞬間即逝的虛幻感覺,越不顧一切地尋找再高層次些的mindpleasure,並誤以為自己所求的,叫作快樂。這是上癮。上了快感魔鬼永不超生的心癮。
寫到這裏,我想起一個人,她叫張可頤。

變臉 偶像得獎心悽愴

小時候我愛看香港小姐,愛選個有氣質的姐姐作偶像,期待她奪冠。
1994年,可頤是我的唯一心水(李綺紅也是我非常喜愛的,卻不是冠軍之選),每當司儀叫:「9號張可頤」時,我例必尖叫,連媽媽也看到我瘋了。我喜歡她的名字,她的樣貌,她的聲音,她高貴端莊的氣質,她穩重聰慧的自信,像個女神。最後三甲不入,只得了個「最具演藝潛質」豬肉獎,氣得我在家呱呱大叫!幸好,從此她不斷演劇集,沒有離開過我這個小fans。
我一直都很喜歡她,直到2003年台慶。當年,宣佈我最喜愛的女主角時,她實在把我嚇呆。司儀叫宣萱說幾句話時,她的經典「擰歪面」,還有得到獎項後那個猙獰勝利笑容,善良女神形象在我心中頓時破滅。我為她得獎而高興無比,卻為一個心靈迷失的偶像感到悽痛心酸。
原來名、利、獎項,這些所謂高層次的快感,真的會使人成魔。獎項、藝人的「紅」,是榮耀,是生命中錦上添花的bonus,不是一個追求的目標,更不等於快樂。她雖得了一眾花旦夢寐以求的獎,萬千寵愛在一身,但是,在她臉上卻找不到絲毫快樂。
到她生病,到她有了宗教信仰,到我在「藝人之家」與她同坐,第一次與她面對面地接觸,感覺只有一個——我的女神「返嚟喇」。我為她得到真正永恒的快樂感到安慰。

追求 身心快樂方程式

快樂和快感最大的分別,是在於它們的long-lastingeffect(持續效果)。快感是短暫的;快樂是持久的。與其長篇大論,不如用清單表達,反正都是老生常談。
我集結了一些跟快感和快樂有關的字眼。
快感:官感刺激、贏、獎、自己的慾望、滿足自己、別人的認同/讚美、物質、虛名(藝人的「紅」)。
快樂:別人的需要、滿足所愛的人、知識的追求、奉獻、感恩、認同自己、健康的身體。
知道了又如何﹖
我會定期思考和簡單分析︰1)現時生活狀況;2)短期慾望;3)長線目標;4)人生方向。寫下幾條方程式,去看看四者之間是否平衡。
以我為例。

生活和目標方程式(香港人,生活的開端總離不開工作)﹕
1)在無綫工作→應付生活所需,還有唱歌、演戲課的支出→有餘的話會請朋友家人吃飯喝東西,還有在考慮買一盞閃光燈和一瓶LaMercreme。
2)在無綫工作→以公眾人物的身份爭取表達自己的機會→在節目或專欄中分享自己的思想和體會→希望能引起別人的共鳴或一個會心微笑。
3)在無綫工作→希望能累積些名氣,以後做些能幫助人改善健康的生意→賺回來的錢來應付生活所需→有餘的話用來做善事和保護環境的project。
4)盡心愛我愛的人→希望與他共度餘生→建立美滿家庭→讓孩子們過着幸福安逸的生活。
在這幾條方程式裏,找出那些屬於快感,那些屬於快樂。假如快樂比快感多,那已經算很好。

最怕看到:
工作→$→買衫→工作→$→買包包→工作→$→買化妝品→工作→$→去Conrad吃buffet。
方程式裏根本沒有快樂元素。表示你沒有選擇快樂為你的最終目標,難怪你不快樂。
一個患冬天憂鬱症的26歲女子,對快樂這門深奧的哲學,恕未能提供任何權威性的理論。一點點的分享,希望能對讀者帶來一點點的啓發,這樣就是我最大的喜悅和榮幸。
撰文:袁彌明
本欄逢周五刊出

《03年 奪獎成魔》
張可頤奪得台慶最喜愛女主角大獎,但是,在她臉上卻找不到絲毫快樂,原來名利獎項未滿足她的慾望。

《07年 女神重生》
張可頤生了一場大病,經歷了生關死劫重回人間,重踏娛樂圈與鄭裕玲和丘凱敏主持港男選舉,她臉上重現光采笑靨。

袁彌明希望在無綫工作可以賺錢,供給生活所需,還可以透過節目與人分享生活體驗。

患有冬天憂鬱症的袁彌明酷愛運動,她希望可從事改善健康的生意。

14歲的袁彌明稚氣未除,捉着愛犬Lucky合照,十分可愛。袁彌明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