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來函 - 左丁山

樂施會來函 - 左丁山

左丁山去咗旅行,嘆緊世界之際,突接秘書來電,話收到《蘋果》轉來六月二十七日之樂施會來函。點解咁耐先至收到?理由不知。《蘋果》名采版平日收到唔少讀者來函,統統送過嚟,偏偏呢封信就未見過,亦未曾收過名采版編輯電話告知,真奇哉怪也。事隔兩個月,樂施會話本欄喺六月廿六日嘅文字有錯誤喎,謹此致歉。來函照刊如下:
「閣下2007年6月26日於蘋果日報《GG細語》發表的文章「學習扶貧使費高」,提及有關樂施會『扶貧學習計劃』的收費及內容。本會希望在此作出澄清:
有關文章提及:樂施會有一間『扶貧學習計劃』,安排國際學校學生到中國貧窮農村體驗,學習如何扶貧……樂施會要每一位送子女參加『扶貧學習計劃』的家長,籌得十二萬元贊助費。
樂施會謹此澄清:樂施會並沒有籌辦上述文章提及以籌款為目的之『扶貧學習計劃』。樂施會自1997年以來,每年均籌辦樂施行動組計劃,舉辦一連串的活動,包括訓練營、工作坊、本地和海外考察,對象是中三至中五學生。計劃的目的是希望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考、分析和批判能力;繼而鼓勵及協助他們身體力行,自行組織公眾教育活動,推動身邊社群認識貧窮和全球社會的發展問題。有興趣者需要經過一輪面試。入選成為樂施行動組成員者需要繳交(以今年為例)港幣一千元。這參加費包括了海外考察所需費用。參加者家長無需籌款予樂施會。再者,本活動強調個人於推動社會公義上的責任。當然,我們樂見參加者因而獲致的個人成長。在此前提下,參加者於活動後並無獲頒參與證書之安排。閣下文中提及的有關資訊與這一點亦不符合,在此一併澄清。
樂施會傳訊經理
林國才
謹上
2007年6月27日」
收到秘書來電之時,左丁山剛好食完酒店早餐,準備出街之際,收埋秘書傳真樂施會來函之後,胃口幾乎冇晒,寫稿搵兩個錢,何其辛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