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美國關係因執政民進黨推動加入聯合國公投而陷低潮之際,又突然爆出中國艦艇活動威脅台、日海域安全。日本《朝日新聞》引述台軍消息指,解放軍北海艦隊,今年4至5月,兩度穿越日本冲繩與鄰近釣魚台的宮古島海域,進入太平洋後繞過台灣到海南,似是進行針對台灣的軍事訓練。
針對台灣 對外展示實力
據《朝日新聞》報道,北海艦隊這兩次南下行動,均是在不怕被美、日察覺底下進行,除針對台灣外,對外展示實力味道甚濃。首次行動是在今年4月28日,由兩艘導彈驅逐艦、兩艘巡防艦和一艘補給艦所組成的艦隊編隊負責。
當編隊由青島基地出發,航行至上海外海,其中驅逐艦和補給艦駛向東面進入太平洋,然後轉向台灣方向通過台與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與直接南下的護衞艦在西沙群島會合,後返回青島。
第二次則在5月18日,北海艦隊的四艘導彈驅逐艦和護衞艦,再度經由相同路線到達海南島。而同一時期,「宋級」常規動力潛艦,則數度通過冲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的海域。
報道引述日本軍事評論家江畑謙介指,中國是有意對外展示其進入太平洋的遠洋作戰能力,特別是有補給艦隨行,是種為長距離作戰的訓練。
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則估計,這兩次南下的導彈驅逐艦,應是112「哈爾濱」號與113「青島」號。兩艘艦艇屬「旅滬級」,具備一定的遠航經驗。至於隨行的護衞艦,應屬「江衞級」的新型導彈護衞艦。
不過,黃東認為,消息由台灣軍方傳出,具有相當的政治味道,不排除是民進黨刻意用來影響明年3月總統選舉選情。香港中國問題專家林和立則指,台灣過往經常刻意發放,受解放軍軍事威脅的消息,目的是要塑造被北京壓迫的弱者形象,爭取美、日的同情,相信今次也不例外。
本報記者
北海艦隊兩次訓練航線圖
話你知:核潛艇曾進日領海
2004年11月,中國一艘「漢級」核動力潛艇,被發現在日本宮古列島的多良間島附近潛行,遭日本指為侵入領海,事件一度令中日關係惡化。
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指,北海艦隊今次長途南下訓練,兩度穿越冲繩與宮古島之間海域,卻沒有像上次引起震動,因為潛艇在深水具攻擊力,因此進出別國海域,須打出國旗升上水面。而艦艇編隊在水面航行,早已成為監控目標,只要離岸一定距離,不帶敵意,一般都可通過。不過,黃東指,以宮古島作為日本對華監視戰略據點,北海艦隊在該處經過,具展示實力的意圖。
艦艇逐艘看
《112「哈爾濱」號、113「青島」號導彈驅逐艦》
級別:旅滬級
排水量:4,800噸
全長:142.7公尺
舷寬:15.2公尺
續航能力:5,000海里
武器:雙管100毫米艦炮、16枚國產YJ-83反艦導彈、8枚法製「海響尾蛇」防空導彈、反潛直升機等
《「江衞級」導彈護衞艦》
排水量:2,250噸
全長:115公尺
舷寬:14公尺
續航能力:4,000海里
武器:雙管100毫米艦炮、8枚反艦導彈、「紅旗-7」防空導彈、反潛直升機等
《「宋級」常規動力潛艇》
排水量:2,250噸
作戰半徑:3,000海里
可潛深度:300公尺
艇員:60人
武器: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具有全深度發射武器和佈放水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