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訊》、《Metropop》、《bcMagazine》、《HKMagazine》、《點心》、《Growth》、《MetroLife》、《招職》、《TravellifeMagazine》、《amPost》……所謂唔滾唔知身體好,唔數都真係無為意身邊有咁多免費讀物。繼兩年前幾份免費報掀血戰後,免費雜誌原來也在搞無聲革命,隨便數,《讀書好》、《Clip》、《咱》,近月耐不耐就有全新雜誌無料(免費)放送。紙靚、相堅、班底猛,最重要有大水喉射住,廣告壓力小。我愛消費,但更愛免費!
記者:劉嘉蕙
攝影:周旭文,譚盈傑
《Clip》免費唔係冇競爭
好記性的讀者,從《讀書好》會想到《讀好書》。《讀好書》是CUP兩年前出版的讀書雜誌,也由梁文道主編,今天人事分飛,梁文道在另一個檔口變出了《讀書好》,CUP自己則做了《Clip》,今年書展前才出版第1期,印6萬本,序言由出版社顧問陶傑寫。
捲土重來,《Clip》全以書紙印刷,圖片大、文字短、排版精美。創刊號專題,請來彭浩翔及StellaSo分享書桌,希望吸納年輕讀者,「免費雜誌並非冇競爭,讀者攞唔攞是一關;仲睇唔睇下期是另一關。」《Clip》出版經理Alex說。但看過的人都說來來去去介紹自家出品,感覺好鱔,Alex解畫,「出免費雜誌是一種品牌建立,我鱔故我在,現在手機網絡供應商都有出雜誌,在商言商沒有不妥。」
派發日:雙月刊,下期預計9月出版
派發點:各書店
《咱》廣告難求
長壽的免費雜誌,香港沒幾本,皆因投資大回報小,回顧近年如《e+e》,《see》等,要不曇花一現,要不改作收費經營。上月初登場的《咱》,由6位香港基督教青年會的學員合辦,首期印數1,000,資金8成來自陳慧琳兒童助學基金,明年初出第2期,不怕沒稿最怕沒錢,「出第1期各人已倒貼4位數,第2期若籌不夠錢都要收費。」成員天藍說。
派發日:下期預計明年1月出版
派發點:Kubrick、人民公社
《讀書好》名人班底夠照
《讀書好》今年2月面世,雙月刊形式不過出了3期,每期印數40,000本,瞬間被掠奪一空。這本由新鴻基地產贊助的讀書雜誌班底強勁,社長梁文道,還有寫手蔡子強、蔡東豪、趙永佳等名人,每期一人貢獻一篇文章,加上梁文道親自出馬做人物訪問,創刊號與董橋的對談,引起不少迴響。名人班底兼有地產商做大水喉,包起一年6期,更計劃於明年變成月刊,追貼書市,梁文道笑說,「我都想有廣告呀,但冇人得閒做。」有點「有錢仔唔憂米」的感覺。理想的免費雜誌經營模式,純靠廣告收入,自負盈虧,但梁文道說:「外國文化雜誌像《NewYorker》,頁頁廣告不是Prada就是Benz,在香港,名牌會想在《讀書好》賣廣告嗎?」
梁文道說,在香港做讀書雜誌免費幾乎是必須的,「條數咁計,印4萬份,當有1/10人會睇,都好過收$10賣200本。香港不像外國有許多commonreaders,不能寄望他們花錢買本講書的雜誌。」《讀書好》7月的書展專題,做得很全面,建議書單從文學到親子再到財經到漫畫,不限於一家出版社,「這是我們的想法,希望幫全行把市場打大!」
派發日:雙月刊,下期預計9月出版
派發點:各書店、新鴻基旗下商場
《Metropop》12萬份個半鐘搶完
除較新推出的免費雜誌外,數今期最紅,topofmind便是《Metropop》。其打造了本港ThursdayNight獨有光景,晚上6:30打後、地鐵口,10個乘客從地底捐上來,8個手持《Metropop》。雜誌是免費報紙始祖《都市日報》旗下刊物,去年中創刊,有地鐵作派發網絡,佔盡先天之利。每期印數12萬份,逢星期四在地鐵站派發,6:30開派,一般8:00搶完。
「我們定位是weekendplanner,5天工作啓發市民拓展周末消閒空間,雜誌在星期四出版,就能幫助讀者安排周末行程。現時的印數我們覺得適當,其實以讀者人數計,已拍得住幾份最暢銷的八卦雜誌。」《都市日報》營運總監麥智鉅(Gavin)說。
你嚟攞唔係我去派
俗語云「賤物鬥窮人」,免費雜誌的弔詭在於以「免費」作招徠,對象卻非窮人。《Metropop》最新一期專題,以無線上網作切入點,橫掃幾款新型手提電腦,又有大量篇幅講文化講電影,口味中產,「我們做過市場分析,搭地鐵的市民消費力不低,能負擔一些文化活動,所以從包裝至選材都營造人文氣息,提倡生活品味。」《Metropop》高級執行主編Patrick指。
為令定位更清晰,與大眾化雜誌作區別,雜誌用上70磅書紙印刷,封面棄明星相而取景物mood相,Gavin說:「做免費雜誌要面對廣告商,亦要面對讀者,從讀者的層面上,做到他們自己攞,唔係我哋派,才算成功。」
派發日:周四
派發點:全港地鐵站
行一圈攞免費雜誌
1.旅遊《TravellifeMagazine》
旅遊雜誌,相靚,專業程度不遜收費雜誌。
派發日:月刊,不定時出版,理念是傳閱而非取閱
派發點:星巴克
2.同志《點心》
同志刊物,中英對照,專欄幾過癮,直同攣其實都啱睇,訂閱要$20一期。
派發日:月刊,每月1號派發
派發點:超過100個,包括酒吧、會所、餐廳、桑拿室等
3.文化《藝訊》
香港藝術中心旗下刊物,宣傳當月活動。可以訂閱,每本$10。
派發日:月刊,不定時出版
派發點:超過150個,包括本港主要文化場所、城市電腦售票網、各公共圖書館等
4.藝評《amPost》
介紹本地及外國藝文資訊,並有詳盡專題及藝評。
派發日:月刊,逢1號及15號派發
派發點:超過200個,包括文化中心、大會堂、藝術中心、星巴克及指定書店、咖啡店等
5.經典《招職》
即使唔搵工,有些就業專題亦值得一看。
派發日:周二、五
派發點:全港地鐵站
6.元祖《Recruit》
全港第一份招聘雜誌,打埋算盤幾乎係最長壽免費刊物。
派發日:周二、五
派發點:超過500個,包括7-11門市、地鐵出口、部份指定報攤等
7.親子《Growth》
親子最強,送大量coupon,媽咪必搶。
派發日:雙數月份1號,下期預計10月出版
派發點:超過300個,包括私人屋苑會所、幼稚園、三聯書店及天地圖書等
8.學生啱睇《HKMagazine》
每期有社會性專題,學生妹學英文唔睇SCMP,可以睇佢。
派發日:周五
派發點:鬼佬出沒地點必有,另外散見於星巴克、SuperSandwiches等
9.老外《bcMagazine》
認識外國人之選,詳列吃喝玩樂熱門蒲點,音樂電影文化最強。
派發日:月刊,每月第1及第3個星期四派發
派發點:鬼佬出沒地點必有,另外散見於各大咖啡店、酒店等
10.女士恩物《MetroLife》
Metro集團另一免費出品,定位為女士全方位工具書,出版近半年,記者未有幸見到過,證明幾搶手,內容豐富。
派發日:周四
派發點:各萬寧門市
11.北望《SOHO小報》
內地新潮地產公司開發的文化雜誌,圖片極富設計感,名導賈樟柯也曾在此發表文章。
派發日:不定期,約個半月有新一期取閱
派發點:阿麥書房
專業書評
Sophia
職業:前報紙專題記者
作為讀者兼前行家,Sophia認為現時幾本免費雜誌的相片都處理得不俗,「相片有設計感,睇落去文化氣息重咗,不過主要都係贏紙質靚。」內容方面她偏好《讀書好》,「始終班底猛,好似做人物訪問,第2期見梁文道訪問趙廣超,會關心趙健康情況,反映作者對受訪者有深厚認識,能夠將件事帶去另一個層次。」她亦讚《Metropop》專題處理有心思,「每個專題列10項小知識擺頁底,都係好事,但切入點沒驚喜,通常我去廁所先睇。」至於新讀書雜誌《Clip》,她坦言感覺麻麻,「我明白是出版社marketing手法,但感覺實在太鱔。」
Cindy
職業:電視台資料搜集
喜愛藝文活動的Cindy常幫襯《bcMagazine》,「你知藝文活動啲飛好貴,《bc》寫藝文篇幅較多,可以慢慢參考,唔怕買錯飛。而且睇《bc》好似去咗外國咁。」幾本本地免費新貴中,她認為《Clip》及《Metropop》做得不錯,「《Clip》相靚,文字短,易睇,不過介紹本本書都係自己出版社。《Metropop》成本書感覺幾簡約,不過文字比較不耐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