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跟成龍大哥合作,拍攝電影時,不同國家的影迷會會組團專程來探班,遇此情形,劇組會暫停片刻,讓粉絲們跟偶像積奇好好親近,合照與簽名是指定動作,有要求寫上上款的,不論是中英日韓,積奇懂的便立即寫,但更多時候是積奇聽見對方的名字後,猶豫片刻,然後反要求對方先把名字寫在紙上,再搬字過紙抄寫過去。成龍大哥後來告訴我,他能說中、英、日、韓語,日常交談沒問題,但若叫他寫,那可考起他,因為書只讀了幾年,不認識的字比認識的多。
日前看見成龍大哥上了DavidLetterman的節目宣傳《RushHour3》,之前他也上過該節目,曾問他對着全美國電視觀眾講英語是否緊張,他說當然緊張但其實又沒有甚麼好緊張,因為觀眾喜歡他不是因為他英語講得好,美國通街一個掃垃圾的鬼佬英語也一定比他講得好,最重要的是內容,準備好一些有趣的話題,別讓Letterman帶着遊花園,無論談甚麼最後也要返回老早預備好的話題,這樣便不會太被動,講應該要講的英語時也會較有信心,即時閒扯對答就蛇都死,畢竟不是鬼佬嘛。
那夜積奇預備了幾個笑話送給Letterman與觀眾,因扭傷而需要長期豎高手指,空中小姐誤以為在毛氈下長期呈亢奮狀態。年青時跟人打架,誤以為自己拳眼傷口見骨,原來是對方被打脫的牙齒入了自己拳頭當中,積奇用的字與文法都不百分百正確,但勝在生猛活潑,Letterman與觀眾們嘻哈絕倒,更強化了積奇與娛樂性的掛鈎關係。書沒讀很多,卻能在全國廣播一Take過大講特講英語,那份腦筋着實不簡單,人是生,書是死,別讀死書,一大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