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家傳就係家傳,點會有文件證明?我從來冇諗過會賣嗰兩幅畫,我對佢哋(畫)有一種感情,係割唔甩嘅!」余麗莎說,其中徐悲鴻所畫的貴婦像,畫中人正是其母親。「你可以睇到,我哋好似樣。」
在余麗莎口中,其父獲得兩幅名畫的過程,與中國共產黨早期歷史可謂緊扣在一起。她說,父親年輕時在廣州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前身)讀書,著名詩人郭沫若曾是其老師。余父其後到英國留學,回國後受郭沫若影響加入共產黨,奉命來港組織共產黨活動,包括籌募抗戰軍費。
拒絕透露父親資料
余麗莎說,抗日期間,徐悲鴻取道香港到南洋舉辦畫展,徐留港之時便是由其父接待,徐氏當時為父親的前妻(即余麗莎母親)作畫送贈。另外,吳作人當年亦經徐悲鴻介紹認識余父,吳曾取道香港到法國留學,也是經余父安排,故送畫答謝。
記者問余麗莎其父姓名,欲翻查有關資料,但遭拒絕,她說:「爸爸死咗好很多年,我想尊重佢,唔想講佢個名。」
至於余麗莎本人亦相當傳奇。根據網上資料,她在香港出生,年輕時嫁到新加坡,曾經相當富有,並寫了多本言情小說,包括自傳式小說《心影心影》。她曾經被綁架,獲釋後寫了《非常日記:我被綁架的日子》一書。余在金融風暴中變得一無所有,之後投資有道再次富起來。余自稱目前在內地有很多投資,包括從外地引入小型飛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