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無實相 - 李金銓

是非無實相 - 李金銓

我在西安買了一束閑章,尤喜「我師造化」和「師法自然」兩枚,因為合乎道。何謂「道」?若按筆畫拆解,就是一陰一陽(兩撇)合而為一(一橫)按照自然的規律(自)運行不已(走之)。人生有高低、起伏、好壞,危險往往埋藏機會。最近有朋友無端遭到欺壓,我勸他:倒楣倒到好望角,再忍片刻就到大西洋;只要沉住氣,天塌不下來,過些時會海闊天空,沒有人是永遠得意或失意的。
我剛出道時,碰到不學無術而又狐假虎威的學官。他總是安排年輕同事教課,自己只在起頭和結尾兩堂出現,卻向上面報他的鐘點,簡直強取豪奪。同事敢怒不敢言,只暗地引述錢鍾書:「有學問能教書,不過見得有學問;沒有學問而偏能教書,好比無本錢的生意,那就是藝術了。」
有一天,他喚我去辦公室,提議合教一門課。我有心理準備,當場將他一軍:「你是前輩,有經驗,你教前半部,我好學習如何教下半部。」他無法推辭,又提議合寫書。早有人警告我,「我辦事,他放心」,我乃支吾不應。事後心有未甘,向高人申訴,不料對方安慰我:「好機會,讓學生知道你教得比他好。」一語解頤,引導我轉個彎想問題,峰迴路轉。輪到我上課,學官果然認真筆記。為免他移花接木,我咬着牙每周寫一章,書稿幾經修改後付梓,竟是二十多年來華文世界行內的啓蒙書。我遇見舊雨新知,常有人提起無心插下的柳枝。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當年指點我的高人就是佛門密宗黑教的林雲大師,文首所引的「道」字正是他的獨特解釋。八月初,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談如何克服人生的困難。我拿往事說明「是非無實相,轉眼究成空」的道理。漂亮的蕭芳芳小姐接着娓娓敍述如何與失聰搏鬥,她以堅強的毅力到美國唸兒童心理學,主持「護苗基金會」有聲有色,說起來無人不敬佩。林雲大師最後壓軸,介紹除了「入世解」,還有表面上不合邏輯甚至荒誕卻有實效的「出世解」,可以幫人渡難解厄。他勸人「出外要講理,在家要通氣」,警語如珠。聽眾欲罷不能,座談會超出一個半小時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