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農夫種「能源」減種食糧

全球農夫種「能源」減種食糧

日本「Karu」牌脆片縮水10%、德國慕尼黑啤酒節的啤酒大幅加價嚇怕了酒客、馬來西亞公務員15年來首次獲得加薪。這三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其實息息相關,它們都受到一股全球新趨勢影響︰生物燃料熱潮,令農夫們決定增加栽種「綠色石油」,減少種植食用的粟米和大麥,脆片袋裏的脆片,悄悄地減料。

脆片「縮水」 啤酒加價

世界各地的農夫都在自問︰「我要種食物還是能源?」農夫陷入要填滿全球8億個汽車油缸,抑或餵飽60億人腸胃的兩難抉擇。美國俄克拉荷馬州農夫柯爾決定把他141公頃的田地,撥1/3種植基因改造粟米,用作生物燃料,因為他相信以糖、粟米研製而成的生物燃料乙醇,價格會上升。
美國政府年初大力提倡使用乙醇,令農夫一窩蜂改變農地用途。過去一年,種植粟米的農地就增加了15%。若明年白宮真的做到乙醇增產一倍的目標,那麼40%的粟米就會變成汽車燃料。
粟米田多了,大豆供應減少,導致價格上升,便宜的棕櫚油乘勢而起,富了來源地馬來西亞和印尼,大馬庫房水浸,政府決定拿出相當於172億港元,讓所有公務員加薪7.5%至42%,令他們分享成果。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