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屢次加息,再加各式行政手段都壓抑不了樓市,搞到要出招排洪,排洪之後,國內樓市何去何從?大孖沙觀點有啓示。九倉(004)系內公司海港企業(051)日前宣佈,於6月20日至8月8日期間,在市場購入5181萬股中國海外(688),購入價介乎每股11.56元至17.76元,總代價7.49億元。
海港企業是九倉旗下一間物業投資及發展的公司,近年隨着手上的住宅項目相繼出售,又未有補充土地儲備,除了旗下酒店業務之外,逐漸變成一間以證券投資為主業的公司。其實海港企業一向以股價低於賬面值而「馳名」,市場也多次傳出九倉會將其私有化,但多年來都只有一個傳字,估計是海港企業有部份持股較重的小股東反對,既然成功機會不大,也無謂提出私有化議案。
海港企業買貨第1日即6月20日,中海收市價12.12元,到8月8日已高見16.98元,一路買一路升,確實相當和味,但為何不是去年上半年在10元徘徊時買,而在近兩個月高位才買?
今年6月底止集團持有的投資組合市值約21.6億元,主要由藍籌股組成,市值較06年同期的14.6億元,已升值了48%。信得過海港企業投資往績,應該要信埋中海投資前景。
中新土儲多可憧憬
事實上,九倉近年大舉投資國內地產,包括投得成都地王,國內地產發展情況,實在最清楚不過。嫌中海太大隻,其實唔少內房股仔可以留意,例如中新(563)自03年轉型為內房股後積極增加土儲,土儲超過1000萬平方米,同中海的1700萬平方米比唔差得太多,但市值只及中海十分之一,中新下周二業績前買定,或有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