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佈減貼現息率及再行向市場注資雙管齊下,上周一港股出現裂口反彈。惟在全球股市創傷過後,市場對調整是否完成,以及後市去向的意見分歧。上周本欄談及兩種在跌市之後,如何因應個人對後市看法,揀選合適工具作部署,本周將進一步講解預期大市進入短期窄幅整固時的應變策略。
「看漲及可贖回」各有可取
港股在這次調整中,最多曾回落逾4100點,但250日線失而復得,上周更出現強勁反彈。上周講解了預期大市短期回升,或略為尋底後才回升的兩類入市方式。至於第3種,即預計大市急挫後,接着有機會進入整固期,待中長線才能再展升浪。這時候以收高息為主導的股票掛鈎投資(ELI),便可望在整固期發揮功效。
市場上以收息為主的ELI可分為看漲及可贖回ELI兩大類,選擇時亦有特定技巧。倘若希望收高息,亦不太介意接貨,靜待正股回升,可考慮選擇投資期較短的看漲ELI,務求在短期收取高息。至於接貨價,則可根據個人對正股的心水入貨價作為參考,並有心理準備作中線持有。
至於希望收取高息,但卻不太願意承受接貨風險者,則可考慮以可贖回ELI作為入市工具,因為這類ELI的參考價通常較看漲ELI低,接貨風險相對細,但年息卻有機會較吸引。倘希望進一步減低資金長期被鎖風險,更可考慮加入每日可贖回的功能,以增加提早贖回機會。
註:上述數據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