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是膿漿 - 李碧華

「蟾酥」是膿漿 - 李碧華

閱報,有中年男商人因患食道癌,遍尋良方,誤信藥材店東以蟾酥代替方中的亁蟾皮炭。由於一無所知,服後腹瀉嘔吐,中毒身亡。
蟾皮是蟾皮,蟾酥是蟾酥──雖然均來自蟾蜍身體部份入藥,怎可代替?都是烈性中藥,劑量必然有影響,只消超出上限少許,亦會危險。
我曾寫一個小說《蟾酥》,所以做過詳盡的research,還看到「採漿」過程。
蟾酥其實很核突,它是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後腺及皮膚腺分泌物。那些其貌不揚,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腮臉耳後長出好些疣粒,充斥色白微黃膿漿,原來是寶。
把蟾蜍洗淨抹亁,抓緊壓住腹背,逼使腺體腫瘤脹起,再以金屬銅製酥夾夾住腺體,使力擠出,漿液便會自迸裂的皮膚噴濺在瓷盤中。每夾擠幾次,再以竹片刮取淨盡。很腥臭,黏性大,拉力強,油亮發光。為防發霉變壞,馬上濾淨、塗佈玻璃上、陰亁或曬亁……蟾酥成塊狀,愈陳愈黑。功能止痛、消炎、解毒、可治癌。
但它本身是劇毒之物。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