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我在周末死去<br>GoodEnough - 卓韻芝

不要讓我在周末死去
GoodEnough - 卓韻芝

《序》
我在若干年前已經選定了自己的髮型,至今一直沿用,畢生不會改變。
數年前,我「想通」了一件事:人生的某些題目上,若然發現了沒能再好的,就該「叠埋心水」落實自己的選擇,如無意外,不再刻意追求改變,不再浪費時間在嘗試新東西上。
並非不求變,而是不再蓄意主動求變。
此理論跟以下東西有所相似:一夫一妻制。一紙婚書,於道德及法律上鎖定兩個人不再外出尋求選擇,一旦簽下,就等於下定決心,人生路往後一起走。撇開道德枷鎖及法律責任不提,在許多人心目中,仍是偏向選定一個人,跟自己走一生的,除了因為你們愛對方,或怕老來孤獨之外,有一個我認為是很重要──卻又很赤裸的原因:太疲勞了。
男主角正為女人煩惱:Sheisbad.
他的朋友回應:Yourhairisbad.
電影《你黑我未黑》──陳輝陽

一.放棄蓄意找尋

你大可以終其一生不停轉換枕邊人,70歲仍在老人院調戲異性,但當你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相識、拍拖、分手、療傷,之後又再跟另一個人相識、拍拖、分手、療傷,然後又再相識、拍拖、分手……這都使你疲累,漸漸發現,再試下去,都只不過是差不多吧,何不在遇上眼前已經夠好的人時,就此鎖定目標,避免自己重蹈覆轍?
有時戀愛就像玩遊戲機,由第一關開始玩,越過了第二關第三關,卻被迫gameover(分手)了。後來遇上另一個人,又重新由第一關開始,過了第二三四五六關,以為自己今次可以打大佬了,就在此時又gameover。這種情節不斷重演,直到某天你厭倦了;遊戲規則熟透了,而頭幾關永遠差不多──縱使有不同,也不會有戲劇性差異──你厭倦了下次再由第一關開始努力,厭倦了再用同一個笑話逗另一個人開心、向另一個人把自己的童年又重新講一次……不停試下去,就如重複地向不同的人自我介紹,終歸明白,不停地追逐,也不是辦法,選定一個人,不失為明智之選。
這是否悲觀?這不是悲觀,這是經驗,甚至可以讓人變得快樂。然而,此種快樂建基於兩點之上:
一,你最好是因為個人自發的心態改變,才作此決定。(應用在婚姻之上,就是:還心癢,不要結婚,由心希望安定才結婚)
二,在能力範圍內沒能再好之後,方才落實決定,未找到的話,保持追尋的勇氣。(應用在婚姻之上,就是:心裏覺得自己應該得到更好,deservemuchmorebetter的話,不要為結婚而結婚,未遇到的話,亦毋須悲觀)
長輩說,一旦到達此境界,人會變得輕鬆愉快。
以上關於感情事的舉例,純為使文章較易讀得明白(我的意思是,關於私人感情事,請勿亂quote我的文章),我只不過是運用同一理論,應用在選擇髮型一事上。如不明白,就把髮型一事,套用在上文的感情事例來想。
我試過太多髮型,punk、tomboy、one-length、公仔麵、留海、冬菇,除了鏟光頭,我差不多全部試過,試過染紅色、紫色、high-light,還是覺得現在這個髮型(黑色、長、自然曲)最好看──我明白不是很好看,但在我能力範圍內,經已是最好看了。由於那些曲全都是自然曲,連電髮也不用,已忘記了多久沒進貢髮型屋了。非因髮型師不好,而是我現在的髮型夠好。

二.最好、較好、夠好

我最喜歡的品牌名稱,第一位是Goodenough(第二位是牛仔褲品牌Rich&Skinny)。Goodenough,中文可譯作「夠好」。喂,夠好就夠啦,甚麼叫「最好」?世上沒所謂最好,只會有「較好」,外面往往有「較好」,差在你並不知道該往那兒找「較好」,所以,「夠好」其實已經很好。並非叫你事事只求合格;只求合格,不夠好,全力以赴才夠好。全力以赴,不一定能做到最好,因為永遠有改善的空間,就像每位有實力的導演或作家,重看自己的舊作品時,總是覺得許多處可以再好一點,如果自己曾全力以赴,就已經夠好。關於髮型嘛,我發誓自己有曾全力以赴求變,只是現在明白goodenough,isenough。
本人的髮型並不在大家關心之列,但我真的很想推介一下這種「鎖定心態」,可以使你省掉許多金錢、時間、失落。不再妄想髮型可以突出面部輪廓、不再為潮流而白花金錢、不再以為自己很百變,就不會有嘗試新髮型之後感到的悔惱。不再胡思亂想,停留在「夠好」之上,肯定自己,明白事理,感覺多好。

我試過太多髮型,punk、tomboy、one-length、公仔麵、留海、東菇,除了鏟光頭。

三.因為其他事更值得

不再蓄意找尋,還有一個好處:你可以留住更多精力幹其他事,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這一點很重要。(順帶一提:一夫一妻制的原意,就是避免人類終生求偶花掉心力,轉而專心培育下一代。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我最喜歡的東西是知識,知識使我興奮,鎖定髮型後多出來的時間,我可以用來吸收更多知識,看更多書,更多電影,或許你笑說「單單鎖定一個髮型,可以為你省來多少時間呢?」對,不能為我省多少時間,但當你選定了許多人生項目後,集結起來的時間就多了,例如我老早選定了某兩個牌子的手電、銀行、我所相信的醫術及藥廠、以後推出的書本之封面設計、畢生的職業、朋友等等,亦正在甄選航空公司、潔膚品、……
當然啦,如果有變數,我還是歡迎轉用更好的,鎖定,是一種心態,並非硬性規定。心態就是不再刻意找尋,但若然緣份來臨,我不會逆命而行。我只是不想成為「可能性」的奴隸。
撰文:卓韻芝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六刊出

當遇上眼前已經夠好的人時,就此鎖定目標。

《核突褲人》連載第七回:
一位名叫恨做黑人的麻煩人之大壞蛋竟用黑暗力量使卓韻芝變成壞人!!!(公司說:卓韻芝真係唔可以再放假。)
上回講到:核突褲人卓韻芝暫休保衞地球計劃一星期,並不知道惡勢力乘勢座大。

一紙婚書,於道德及法律上鎖定兩個人不再外出尋求選擇,一旦簽下,就等於下定決心,人生路往後一起走。

卓韻芝自我簡介
納稅分子,正職電台發聲,副業文字發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