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行業人心惶惶!」一名港商對本報稱,自美國頻頻回收中國製玩具後,業界都很擔心自己產品出事。本身是玩具廠老闆的香港玩具廠商會榮譽會長倪錦輝說,現在人人都要加強品質檢定,人手和化驗費大大上升,成本壓力增加,「以前出貨前驗一次產品,現在要驗三四次,塗上玩具的油漆亦要拿去驗,每次檢驗費最少也要一二千元。」
檢驗費貴廠商難承受
倪錦輝說,這筆開支廠商無法承受,一定要跟海外零售商等共同分擔,最終會轉嫁消費者,迫使美國市民買貴貨;但正面來說,港商提升產品質量是好事。港商鍾紹榮說,因為要增聘人手嚴控玩具的質量,公司營運成本都高了,估計約佔整體生意額1%至2%,以年生意額1,000萬元計,這筆費用就達10萬元,他並會跟美買家保持密切聯絡,確保品質達標。他說由於光顧的多是熟客,暫時定單無減少。
廣東省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卓明早前稱,玩具行業利潤很低,原料成本卻上漲。海外買家不肯提高採購價,廠家惟有在原料上落點「功夫」。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