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記迴文詩 - 李怡

再記迴文詩 - 李怡

讀友伯森君來信提及我引述的迴文詩,並指出排版的瑕疵,是沒有排成迴旋的形狀,他提出效果更好、也能使讀者更明白的排法是:
思伊久阻歸期
靜    憶
轉漏聞時離別
其實最好是排成圓形,這樣就可以迴旋地讀: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憶別離時聞漏轉,時聞漏轉靜思伊。
這是我一時失誤,怪不得編輯排版。按迴文詩最早出現是晉代蘇伯玉妻所作的《盤中詩》,相傳蘇伯玉出使,久不回家,其妻在一個圓盤中寫詩寄給他,取盤旋迴環以表達婉轉情意。詩從中間的「山」字讀起,從中央而向外圓擴張:「山樹高,鳥鳴悲。泉水深,鯉魚肥……。」
最絕的迴文詩,是南北朝時,竇滔妻子蘇惠以五色絲線織成的「璇璣圖詩」,共八百四十一字,排成縱橫各二十九字的方圖,無論縱讀、橫讀、斜讀、交互、正反讀,都可成詩,詩又可讀成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不等,有人統計可組成三千七百五十二首詩,實在是空前絕後的文字巧思,令人嘆為觀止。
迴文詩最堪咀嚼的是清代女詩人吳絳雪寫的《四季詠》,她分春、夏、秋、冬,每一季寫下十個字,這十個字就迴旋組成一首詩,以《春》為例,十個字是:鶯啼綠柳弄春晴曉月明。
組成的詩是:鶯啼綠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曉月明,(下兩句倒讀)明月曉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綠啼鶯。
《夏》、《秋》、《冬》也是各十字,讀友可依前例讀成三首詩。《夏》的十字是: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秋》的十字是: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冬》的十字是:紅爐黑炭炙寒冬遇雪風。
四首詩文字綺麗,婉轉迴環。意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