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肉」,客家菜,即紅燒蹄膀。有比較高傲,自稱「大封」,用的是豬的胛心肉、五花腩。
一聽蹄膀,豬手豬腳,膩,但好歹帶骨頭。但那些一層肥一層瘦的腩肉胛心肉,更恐怖吧。他們說,豬肉必須帶點肥油才好吃。
廚師做「大封」,非常原始、簡單。「沒有三両三,怎敢上梁山」?愈原始簡單的地道菜式,愈美味可口。正因純樸,不含過多調味和雜質。
豬肉切大件,不用醃拌,除此,連汆燙油炸之類過程亦不用,直接往鍋裏丟。蒜頭洗淨拍爛,用以逼出味道。葱和蒜苗各切段,亦直接往鍋裏丟。
之後倒醬油──醬油得挑好的,琥珀色,鹹香。比例:一份醬油五份水,如果代以米酒,便是兩份米酒三份水。加點冰糖。大火開了轉小火,燜幾個小時,肉酥爛,就成了。
客家人在大節日和喜慶場合才做「大封」。意頭好色彩也好,那種只有滷製肉類才有的豐腴艷麗感,隆重登場。
別看它什麼也「不用」,原汁原味。鍋蓋一打開,芳香四溢。濃汁留起,明日加入蘿蔔筍子豆卜再煮,又是另一番風味。菜也有「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