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粵語片三王軼事<br>元憶錄:張瑛窮風流

數粵語片三王軼事
元憶錄:張瑛窮風流

【第12話─粵片影帝】蕭若元,本地資深全能製作人,曾擔任電視台新聞報道員、編劇、監製,又為網上香港人民廣播電台創辦人、專欄作家及時事評論員。蕭氏於70年代起活躍於傳媒行業,曾任職麗的電視,製作過無數經典電視劇包括《天蠶變》、《天龍訣》和《大地恩情》等,亦曾編劇及監製《省港旗兵》、《𡃁妹仔》和《法內情》等電影系列。

於一套戲之中,有甘草演員的加入,可以收畫龍點睛之效。麗的時期,我們起用過不少甘草拍劇,而這些甘草,多數來自黑白粵語片,其中我們又以與張瑛合作得比較多。

鬥酒飲死消防幫

張瑛在他的家族中排行14,大家愛稱呼他十四叔,他太太被稱呼為十四嫂,她酒量非常了得,試過鬥酒時,飲死一個消防幫。
張瑛生前曾有多個妻子,這位好酒量的十四嫂,是他最後一任太太。一次她跟一位消防幫隊酒,她一個女人隊了一支大的Gordon'sGin,那消防幫跟她隊,結果飲到被送入醫院,燒穿胃,死了,十四嫂卻完全沒事。
年輕時候的張瑛,是出了名風流,連白燕都曾經跟他傳緋聞,張瑛又愛說鹹濕笑話,他跟我們提過,說年輕時常約女明星偷偷喝下午茶。

口快撐《歡樂今宵》

一次張瑛發生一件事,很大鑊。那次麗的在維園搭棚舉行綜藝節目,張瑛上台,一開口就說:「《歡樂今宵》現在開始……」台下所有人當場呆了!
之前張瑛在無綫演過《歡樂今宵》,所以一時說錯話,幸而黃錫照(前麗的電視常務董事兼總經理)很大量,張瑛未有受罰。這是真人真事,但真的很搞笑。
張瑛、吳楚帆和張活游差不多同期出道,於影壇鼎足而立,三個男人之中,以張活游最擅理財、最早退休,張活游是楚原爸爸,以前曾在TVB做了一段時期。張瑛這個人不拘小節,是最沒錢剩的那個,他不好賭,但不知道他的錢花去那兒,好彩十四嫂看得張瑛很緊,會夾實他荷包,為他儲了一點錢,後期張瑛說在沙田買下一些丁屋,他自己也為了買屋的事滿高興。

吳楚帆詐病辭演

張瑛是公認好戲之人,雖然他未有真正做過影帝,但他和曾膺華南影帝的吳楚帆,當時都被號稱為影帝。張瑛由無綫過檔麗的,我跟他合作很多,張瑛結過幾次婚,家庭麻麻,後來做戲做到很老,但我們喜歡用他,因為他的戲很好,會有大變化,麗的電視劇《天蠶變》一開始就由他演的掌門人青松帶出戲味,《鱷魚淚》也是由他飾演馬敏兒和潘志文的爸爸,帶起長劇序幕,他全部都做得非常之好。
本來是吳楚帆答應我們演《鱷魚淚》,後來他說不舒服不拍,其實是因為他聽說拍電視劇太辛苦,所以詐病辭演,麥當雄漏夜到他又一村的家找他,但他堅持不拍,可能是年紀不輕,又未拍過電視劇,要天天開工20小時,真是想起都驚,吳楚帆拍開電影,感覺當然舒服得多,所以我們才轉找張瑛主演。

黃曼梨轉型成功

吳楚帆的演技比較浮誇,最出名的有招牌金句「食碗面反碗底」和《人海孤鴻》那些戲。吳楚帆後來參加左派影圈,生活比較好,比較有秩序,所以剩到錢,他晚年較佳,移民去加拿大生活,但好笑的是他常說自己移民後做了「三等人」,他跟朋友說:「朝頭早起身等食飯,食完飯等天黑,天黑就上床瞓覺,瞓唔着、眼光光,等死,咁咪三等人囉。」他在加拿大真的太悠閒。
另一位粵語片女演員黃曼梨,都拍過多部電視劇,她是兩台走的藝員,從無綫過麗的再返無綫,當時藝員的空間比較大,但大多覺得麗的較有人情味。粵語片時期的黃曼梨飾演惡家婆,她演電視劇剛相反,扮演慈母角色多,完全扭轉她一向的形象,大抵是時代過了,不再流行惡家婆角色。
當年粵片明星拍電視劇都可以轉型,大家看曹達華演粵語片多年沒進步,他樣貌忠厚,專扮大俠及探長,到轉做電視劇,臨老演技才有進步,事關拍電視劇有一半像話劇,三部錄影機一齊開10分鐘、8分鐘,戲是連續拍下去,不是逐個鏡頭拍,天天做同一角色,做足幾個月,確實可以磨練演技。
口述:蕭若元 筆錄:朱倬誼
本專欄逢周四刊出

敦厚踏實的張活游善於理財,故能早早退休享清福。
《神童擒兇記》劇照

華南影帝吳楚帆,不但能演活《家春秋》懦弱的覺新,與黃曼梨合演《十號風波》中扮老粗,也是一絕。

張瑛戲路縱橫,可忠可奸,他演鹹濕伯父,甚為入戲。
《同居》劇照

老戲骨張瑛曾為麗的拍過不少經典劇集如《變色龍》及《鱷魚淚》,更與年輕演員成為封面人物。

曹達華的銀壇鐵漢形象鮮明,但論演技當年就不及粵語片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