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機會與一班小學生在球場碰頭,看看他們,想想自己,足球總是令人愉快的。眼前的一班小朋友,斯文守禮,但一將皮球放到他們中間,10人立即你爭我逐,嘴邊笑嘻嘻的,腳下卻是落足力的搶。
10個小朋友個個有特色,最搶鏡的總是多口的那個,其實多口的那個應該是值得欣賞的,這個年代,小朋友總是較被動,沒溝通,肯講就是肯開放自己。
也總有一兩個靜坐在一角,好像不太投入,但又彷彿有點故事想說,這些沉默的一群,要多點時間溝通,是外冷內熱的一群。
偶爾放手成長一部份
總有一個是特別老成,戴眼鏡,凡事「藐」嘴帶點不屑,這種與人不同的性格,卻是出色運動員的材料,如果遇到伯樂的話。
亦有深得爸媽呵護的,踢波陪伴左右,噓寒問暖,爸媽的投入,絕對是孩子的福份,但偶爾放手讓他闖闖也是長大一部份。
肥肥的那個總是眾人開心果,就得人,想法簡單沒太多機心,玩與食就是全部。由於與世無爭,所以朋友也很多,朋友因他開心,他自己亦註定快樂。
這班小朋友都是訓練班隊友,個個都踢得不賴,只是現在的蹉波跟往時不同,就是個個都嘗試來一兩腳插花與假腳,還有NoLookPass,可見細哨與C朗的影響力。
文:馬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