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突然在八月十七日星期五美國早上時間,在紐約股市開市前宣佈削減貼現率半厘,理由係金融市場情況惡化,可能影響實質經濟。呢個係藉口啫,實際上可能係聯儲局受到華爾街大鱷嘅壓力,經一番折騰之後達成嘅妥協。對冲基金及投資銀行最想即時減息──即降低聯邦基金率(FedFundsRate)現時係五厘二五──嚟刺激樓市,𠵱家聯儲局只降低貼現率,由六厘二五減到五厘七五,減輕銀行向聯儲局借貸成本,算係一人行一步。一般而言,銀行如果在市場借到錢,唔會向聯儲局提交抵押品借短錢,因為貼現率本來就比基金率高出一厘,向聯儲局貼現,係銀行在市場求借無門之下,先至行嘅最後一步棋。
實質上,聯儲局早已向市場注資幾百億美元,銀行體系資金充足,何以銀行仲要向聯儲局貼現求助?梗係銀行唔信銀行,怯於放款啦。如是觀之,信貸收縮嘅情況,仍然存在,杜瓊斯指數在八月十七日一開市就升三百幾點,係心理因素與急補空倉盤,收市報升二百三十點,升幅減少咗。唔好迷信以為減息之後,股市必升。聯儲局喺二○○一年開始減息,連減好多次,股市要到二○○二年先至真正反彈。大禍(上次係科網股爆破,呢次係次按爆破)過後,要有一段時間畀啲基金經理忘記燒手指、斬手指嘅痛楚之後,大市先至會再度活躍。
事後孔明,睇嚟美國大鱷有內幕交易之嫌,用美國報紙誣告香港嘅說法,紐約不配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乜唔係啫,杜瓊斯指數在八月十六日星期四原本跌三百四十點,尾市急升,收市只係跌十五點,仲唔係有啲春江鴨聞到風聲?到咗八月十七日香港下午,歐洲早市,港股加速下跌超過千一點,竟然半小時內大翻身,收市只跌二百八十五點,同時間歐洲股市大升。當時邊啲人買貨買得咁急,拼命掃中移動、滙豐同埋一啲二線股呀?佢哋唔通係睇過水晶球,知道四小時後聯儲局有宣佈?美國證監會夠唔夠膽查呢?香港證監會不如搵啲大經紀大基金問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