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在講波界中經常都聽到一些前輩口中掛着,旁述的內容有7成是給圈內人聽的,而只有3成是給家庭觀眾所聽。意思即是當有所比較時,行內人會較為熟悉箇中的秘密,從而能夠分別出水準的高與低。
講波已成一個行業
自從歐洲4大聯賽的播映權被瓜分,由今季開始,講波界可謂進入了一個良性競爭的時期,要數以往從事評述界的人實在少之又少,但現在轉眼已經躍升到有好幾十人,大可將其概括成一個行業來看待。
隨科技日益先進,市場策略不斷的擴張,不論睇波抑或講波的朋友都踏入了一個新紀元,例如同時直播不同的賽事,令到觀眾可以按自己選擇去欣賞自己心水的球賽;睇波平台的增加,也無疑打破了時空的規限,現時更加發展到於快餐店都能看到球賽,又或者不用時間限制看重播等,對足球播影事業來說都是一些新衝擊。
所謂有競爭才有進步,關於足球的節目也順勢百花齊放,當中一些互動的環節都算頗具心思,就正如運用互聯網絡之便,以現時極為流行的blog形式去加強同觀眾的聯繫,此舉的確可以有助球迷表明心聲及意見,繼而令廣播頻道改善他們的質素。
商業自由發展的原則,使收費電視成為不可避免的產物,就連現時國內收看球賽都開始引入這大氣候,不過最後一句都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說,始終我們都不希望轉播權爭鬥的代價要降臨到自己的身上。
文:丘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