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戲劇主題有三大原型,浮士德、聖女貞德和唐璜。而這三個原型分別代表:心靈、靈魂和身體。
唐璜是情慾大師,一生以愛情為目標,為了愛情什麼都可以做,也什麼都可以放棄。這原型衍化出來的戲劇人物和以情慾為主調的電影,多不勝數;情殺片更讓人邊怕邊看。就算現實生活中,刻意將自己打造成一個萬人迷、女人湯圓者亦大不乏人。
聖女貞德是為了保存自己的信仰、靈魂,甘心放棄性命的原型。為了祖國法國,由一個農村少女變身成領軍大將,對抗入侵的英國。這種為國家、信仰奮鬥的故事,可以造就出鼓動人心的英雄人物。這種主題,荷李活最喜歡運用。
若認為視野太狹窄,不妨換成環保、拯救地球等活動看看,不少環保戰士犧牲了自己的人生來對抗破壞生態的貪得無厭者,可謂現代的貞德大人。
至於浮士德,把靈魂賣給惡魔,則是另一種極端。表面上,浮士德中了惡魔引誘,肯定會遭天譴,可是他放棄高高在上的社會地位,拋開老學究的羈絆,走進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卻換來心靈上的喜悅。自由,才是浮士德追求的最終目標。
今天的社會,其實正正需要多些浮士德式的人物,將自由從新擁抱起來吧,別被權威主義逼困在狹小的高塔中。高高在上可以望得遠,但是不懂腳踏實地的,一樣會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