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翼漏油引擎着火爆炸

機翼漏油引擎着火爆炸

好險!華航客機在冲繩那霸機場降落進入停機坪後一分鐘,隨即發生猛烈爆炸起火,整架客機差不多全都陷入火海,烈火焚燒下,機身燒焦,斷裂成三截,有逃過大難的乘客說,要不是及時打開艙門逃生,就要燒死了。日本官員表示,客機降落地面後才爆炸起火焚燒是前所未見,初步調查顯示,肇事原因是右機翼漏油,繼而燃點着機翼下的引擎,觸發爆炸和大火。

經大半天調查,日本國土交通省官員昨晚宣佈,已初步查明華航客機肇事原因:華航客機肇事前跟機場控制塔聯絡時,並沒有提及異常狀況,在機場降落時,經由日本地勤人員向控制塔,機師才知漏油,以致客機駛進停機坪後一分鐘,立即發生爆炸大火。客機是右機翼漏油,估計因而點燃機翼下的2號引擎,由於火勢蔓延,連帶引起左機翼的1號引擎發生爆炸,引發大火。共同社也報道,一名地面上的維修技師在客機進入停機坪時,曾看見飛機漏油。

機轆煞車片過熱燒着漏油

至於漏油原因、漏油多嚴重,當局將深入調查,初步懷疑是機翼下接駁油缸和引擎的油管出現裂縫。台灣民航局局長張國政表示,根據機長報告,客機降落時沒有異狀,經由日本地勤人員通報才知有問題,而起火爆炸跟油有關,油路是特檢項目。
一名本港飛機維修專家相信,由於客機漏油,加上飛機着陸之後,引擎仍然運轉,有可能因此擦出火花而導致大爆炸。至於漏油原因,是維修不當抑或在飛行操作過程中出現人為錯誤,需要華航及生產客機的波音公司調查。
日本飛行專家則估計,客機在半空降落時已漏油,降落到地面,油一路滴在地面,油越積越多,觸發大火。另一飛行專家指,客機漏油降落,碰上機轆的煞車片過熱也會瞬間觸發大火,煞車片的溫度在落地後15分鐘可高逾攝氏100℃,煞停時間較長,溫度會向上飆升,而飛機燃油的燃燒點約介乎260℃至310℃。

火警警報器可能發生故障

按一般飛行程序,客機引擎過熱遇燃料着火,機師可關閉引擎;發生火警,駕駛室的火警警報器也會發出警報。雖然有死裏逃生的戴姓乘客向傳媒指,機師在降落前15分已發現客機不對勁,還以廣播告知乘客,但他着陸後既沒有關閉引擎,又要機場控制塔通知才知漏油起火,估計是引擎和火警警報器都發生了故障。
全日空前機長乙訓昭法就說,機師在降落後仍沒有關閉引擎,可能是引擎故障無法關閉。華航公關處長孫鴻文在台北記者會上更承認:「火警發生時,駕駛室的火警警報器沒有發出警報,機師直至接獲機場人員通知,才知客機起火。」當局表示會集中調查為何警報器會失靈。
至於引擎是否故障,華航則聲稱,肇事客機曾於上月6日至13日進行每年例行檢查,6日和8日更曾以內視鏡檢視客機引擎,但沒有發現問題。波音737-800客機引擎,由美國通用電氣(GeneralElectric)和法國Snecma合組的CFM國際集團製造,暫時無法確定是否引擎本身問題。

機齡僅5年維修紀錄正常

華航和台灣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調查組組長方粵強又指出,肇事客機於2002年7月購入,機齡只有五年,是很年輕的飛機,飛安會初步查閱華航維修紀錄,但沒有發現有違規事項。
客機機師的紀錄也很正常,機師猶建國,48歲,飛行時數7,874小時,進入華航六年,一直駕駛737飛行;副機師曾大為,經驗稍遜,26歲,飛行時數845小時,進入華航僅14個月;其他六名機組人員,其中一人為日籍。
由於事故在日本發生,調查權在日本鐵道及航空事故調查委員會,至於台灣方面,民航局已成立空難災害應變小組,派員到那霸協助調查。生產737客機的波音公司昨天也發表聲明,祝客機傷者早日康復,並表示會提供技術援助,協助調查今次事故肇因。
2002年8月,美國聯邦航空局曾下令波音全面檢驗旗下737、747和757機種的燃料泵,其中包括737-600、700、800、900,波音之後承認引擎下燃料泵潛在危險,會因電線太接近螺旋槳而導致磨擦過熱,產生火花,令客機爆炸。華航客機今次爆炸事故暫未知是否又與此有關。而波音737-800客機,今年5月也曾在肯雅發生墜機意外,導致114人死亡。
一名本港飛機維修專家表示,737-800的性能可靠性甚高、使用的引擎也表現成熟。他相信是次意外與飛機油缸漏油有關,加上飛機着陸之後,引擎仍然運轉,有機會因此擦出火花而導致大爆炸。至於漏油原因,是維修不當抑或在飛行操作過程中出現人為錯誤,需要華航及波音公司進行調查。
台灣《蘋果日報》/本報記者/日本《朝日新聞》/《產經新聞》

華航意外事件解構

1)機上旅客及地勤人員先後發現機身冒煙着火,立即通知機師

2)機師廣播告知機組人員及旅客需要疏散和逃生,機組人員立即放下逃生梯讓旅客逃生

3)旅客正在逃離之際,客機發生大爆炸起火,機師隨後亦跳窗逃生

資料來源:中華航空公司、民航局

消防員向起火的華航客機噴射化學泡沫。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