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婦女誤解子宮頸癌<br>以為吃即食麵空氣污染會患病

三成婦女誤解子宮頸癌
以為吃即食麵空氣污染會患病

【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調查發現,逾三成香港婦女在子宮頸癌問卷測試中「肥佬」,部份竟誤以為此症成因是常吃即食麵及空氣污染,近六成沒有聽過誘發此症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有學者擔心,種種誤解或令婦女忽略真正的高危因素。 記者:白琳

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教授李永浩表示,醫學院去年為近百名13至58歲女性進行專題小組研究,結果顯示,有人誤以為吃即食麵、遲睡早起、空氣污染、輻射及遺傳均是子宮頸癌的成因。
該學院同時訪問近1,500名成年女性,只有約三成人答對半數問卷題目,對於子宮頸癌風險因素的認識更錯漏百出,各有33%錯選缺乏運動及休息不足,26%則錯選吃不健康的食物,也有9%及6%錯選共用毛巾及使用公廁廁板;61%及13%分別誤以為注射疫苗及使用避孕套可百分百預防HPV。
該學院婦產科學系臨床醫學教授顏婉嫦指出,上述因素全部沒有科學證據支持,目前感染HPV再演變成子宮頸癌的病理仍然不明,統計學上只發現年齡增長、吸煙、多個性伴侶、過早有性行為、服食避孕丸等屬高危因素;有研究指少吃蔬果也可能增加患癌風險,包括子宮頸癌。
顏婉嫦分析,調查反映受訪者缺乏預防子宮頸癌的自覺性,「想將啲成因推向社會問題,唔關自己事。」未有性行為的女士注射HPV疫苗,可預防七成誘發子宮頸癌的病毒,即尚有三成風險。她強調,就算女士曾接種及使用避孕套,也須定期檢查子宮頸細胞,及早發現和治療病變。

促替女童接種疫苗

她指,北歐的HPV感染率約3%,遠低於香港的9%,港府須考慮在這方面增撥資源。現時澳洲及歐美部份國家已替11至12歲的女學童免費接種該疫苗,她引述衞生署指,港府現正觀察其他國家的成效,再決定是否效法。
該學院病理學系教授張雅賢警告,感染HPV或子宮頸癌病發初期均毫無症狀。外國曾有研究指,在過去三至五年內發生首次性行為、只有單一性伴侶的女大學生中,已有逾半數人感染HPV,「代表非常普遍,亦唔係所謂『唔正經』嘅性生活先有。」

誤解成因

‧經常吃即食麵、油炸或快餐食品
‧使用公廁廁板
‧共用毛巾
‧空氣污染、輻射
‧遲睡早起
‧遺傳
‧缺乏運動
‧壓力大
註:以上說法沒有文獻支持

子宮頸癌風險因素

‧年齡增長
‧懷孕五次或以上
‧吸煙
‧多個性伴侶
‧16歲前發生性行為
‧服食避孕丸
‧受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HPV)

子宮頸癌認識測試

題目:1.女性可以患上子宮頸癌而不自知。
答案:是

題目:2.子宮頸癌多數發生在中年或老人婦女。
答案:是

題目:3.子宮頸癌等同子宮癌。
答案:否

題目:4.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可透過性接觸傳染。
答案:是

題目:5.男或女性可以感染HPV而不自知。答案:是

題目:6.子宮頸細胞檢查可驗出有否感染HPV。
答案:否

題目:7.使用避孕套可百分百預防HPV。
答案:否

題目:8.HPV可經治療而清除。
答案:否

題目:9.只有個別類型的HPV會引致子宮頸癌。
答案:是

題目:10.HPV會引致乳癌。
答案:否

資料來源:港大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