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約一成人口(即約70萬人)為乙型肝炎帶菌者,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指出,乙肝孕婦極為普遍,若肝功能正常,懷孕後影響自身或胎兒健康的風險極微;小部份乙肝孕婦的肝功能則會突然變差,但絕少因而中止懷孕,「佢哋都會盡量捱到最後一分一秒,直到BB出世。」
BB出生即接種疫苗
瑪麗醫院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科顧問陳詩正指出,懷孕後引致急性肝衰竭的個案極為罕見,估計是由於懷孕期間免疫系統轉變,令乙肝病情突然加劇,導致肝衰竭,「好少可以自己康復,九成都好唔番」。
靳嘉仁強調,乙肝孕婦懷孕期間必須定期監測肝功能,一旦肝功能受損,須同時接受婦產科及內科醫生的監察,「媽媽嘅肝同時要處理埋BB嘅排泄物,對肝要求高咗,如果肝功能變差,就會越拖越衰。」一旦有面黃、肚積水等病徵,應立即求醫,「如果明明懷孕十幾周,個肚好似二十幾周咁大,即係肚積水,可能肝有事。」
靳嘉仁指,一般而言,胎兒「足月」應立即分娩,減少對孕婦肝臟的負荷。由於嬰兒可經體液及血液從母體感染乙型肝炎,出生後必須即時接受疫苗接種。不過,肝功能受損的孕婦血液凝固速度較慢,分娩時有大量出血的風險,「會畀血管收縮藥,冇藥可以令到佢肝功能好番,打疫苗都幫唔到。」他建議,乙肝帶菌者懷孕前應先檢查肝臟。
乙肝帶菌者懷孕注意事項
‧定期接受肝功能測試
‧若肝功能受損,應同時接受婦產科及內科醫生監察
‧眼睛或皮膚泛黃、皮膚痕癢、肚水腫應即時求醫
‧懷孕滿37周後盡快分娩
‧分娩後嬰兒應立即接受乙肝疫苗接種
資料來源: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