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股市暫時喘定之際,人民銀行昨日傍晚6時半,宣佈今年第4次加息,由今日起,除活期存款保持不變外,存款和貸款利率分別上調0.27厘及0.18厘,其中一年期存款及貸款利率分別升至3.6厘及7.02厘,扣除5%利息稅後,名義存款利率3.42厘,負利率仍達2.18厘。
【本報訊】證券界認為,小幅加息對實體經濟及資產價格影響有限,即使人行未來再小步加息,令實際利率達到零水平,內地「存款搬家」,湧向資產之勢仍將持續。
存款息加幅高於貸息
今次已是人行繼5月18日公佈加息後,第二次縮短存貸款息差,以1年期為例,加息後存貸款息差已收窄至3.42厘。
內地前日宣佈再開閘,讓內地居民赴港炒股自由行後,並未對滬、深股市造成衝擊,樂觀情緒仍然蔓延缸內,滬、深綜指及滬深300三大指數連續第二日創出新高,當中滬綜指午後高位距離5000點只差17點,三指數分別收報4955.21、1375.28及4972.71,升1.03%、1.42%及1.79%。A、B股全日成交增至2421.76億元人民幣。
中央自本月10日起陸續公佈的7月數據,已顯示經濟有迹象由偏快轉向過熱,而且通脹預期也在宣佈7月通脹率達到10年高位的5.6%後升溫,但人行到昨日才以「合理調控貨幣信貸投放,穩定通脹預期」為由加息。中金首席經濟師哈繼銘認為,主要與央行不想在上周美國次級按揭風暴觸發全球金融調整之時,再給市場增加不確定性有關,而本周終於出手,證明中國官方亦判斷美國次按問題對中國影響有限。
存款續搬家 湧向資產
他認為,內地散戶炒股自由行消息也擋不住A股升勢,小幅加息更不會改變投資者的行為模式,加上美國減息預期增強,熱錢成本可能更低,不單內地資金,連海外熱錢也湧入中國追逐中國資產的趨勢,相信不會因而出現變化。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表示,是次加息在預期之內,因為7月份國內通脹高達5.6%,信貸錄得16.5%增長,以及今年以來固定投資增長亦有27.6%;加上本周國內的股市和樓市均創下新高。
他預期,緊縮政策於餘下年內會繼續,但由於美國聯儲局有減息機會,因此未來的緊縮政策相信較大機會調高存款準備金率2至3次、逐步銷售政府1.55萬億元人民幣特別債券、對房地產和特別行業收緊銀行信貸、加強收緊非外資直接投資,以及擴大私人和公共資本外流。這些措施只會令投資信貸增長放緩,但不足以令情況下滑,因為中央仍要解決每年新增1000萬個就業職位,以吸納農村剩餘人口。
摩根大通中國研究部主管龔方雄稱,是次突然加息,令人有點奇怪,因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仍未穩定;他相信是次主要針對A股市場,因為近日不斷創新高,並要解決負利率問題。這次加息明顯不是針對固定資產投資,所以貸款利率加息幅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