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神楊百萬:炒股要聽黨和政府話

中國股神楊百萬:炒股要聽黨和政府話

有中國股神之稱的股市名人楊百萬昨在深圳錄製電視節目,暢談18年的炒股心得。他稱,中國股市是政府主導的政策市,因此炒股要聽黨和政府的話。他又指,上周全球股災和接下來的宏觀調控對股市影響不大,鼓勵年輕人投入股市。

近日小股民因股市波動而叫苦連天,楊百萬卻可置身事外,因他在5月30日財政部把印花稅率調升至3%前,已把股票清倉,他對準確判斷股市感到相當得意。對於股市未來走勢,楊非常樂觀。

政府肯定大力發展股市

「現在的中國股市,老百姓出錢,政府就是收稅,政府肯定要大力發展股市。」他又稱,股市肯定是要發展的,「中國每個年輕人都應該加入股市中來,分享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不要在乎那些兩、三個月的短期數據。」
被問及身家及綽號自己是否該改成「楊千萬」或「楊上億」,他笑稱:「肯定超過一百萬,但我不會說,反正這輩子夠花了。那怕有一個億,我還是『楊百萬』。」他稱,這名字是歷史形成的不能改變。

死後骨灰撒證交所門口

「1987年倒賣國債,我一個晚上賺了6,000元,當時每月工資是63元,一晚上掙了10年的錢!」當年,楊百萬以兩萬元炒賣國庫券,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從此聲名大噪。「那時候我手上起了老繭,很多人以為我是打鐵的,其實是我拎錢拎出來的。他當時帶着全部的積蓄前往全國其他省市,在當地銀行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國債,再帶回上海,以較高的價格賣給銀行,賺取差價,當時他至少賺了500萬元。
1990年,楊百萬作為中國首批股民涉足股市。「那時候就13隻股票,我們幾個大戶怎麼弄股價就怎麼走,做小莊……那個時代,亂世出英雄!」如今自己成了草根股民,他也為此感慨。
楊百萬享受生活,但對股市癡心不改,甚至為孫子取名「楊線」(「陽線」的諧音),小名「漲停板」。他認為活着一天就看一天股市,甚至戲言,死後骨灰要撒到證交所門口。
廣州《南方都市報》

楊百萬炒股金句

‧炒股要有平常心,知足方能常樂,不能太貪。

‧以投資的眼光買,以投機的觀念賣。

‧看大勢賺大錢,看小勢賺小錢,看錯勢要賠錢。

‧先求保本,後求盈利是目前投資精神、投資理念健康的一個標準和象徵。

‧股市裏不是看誰笑得最好,而是看誰笑到最後。

小檔案:炒國債賺第一桶金

現年57歲的楊百萬,原名楊懷定。上海出生的他,原為上海鐵合金廠工人。1988年,他因從事新興的國庫券買賣,賺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數百萬元,成為上海灘首批證券投資大戶,並成為中國證券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其後前總理朱鎔基更說笑,叫他「楊百萬」。自此,「楊百萬」在中國證券史上,無人不識。1998年,他被中央電視台評為「中國改革開放20年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