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我人生中第三次可以參加但沒有參加的股票過山車吧。
第一次是97前,本來對回歸祖國的惶惶人心一下子變成熱愛大中華、改革開放、美不勝收、無限風光在險峰,祖國以香港作櫥窗招徠,且看看回歸媽媽懷抱有多少的愛送贈,難道會讓在移交期間經濟不好看嗎?一定弄個四海昇平,人心激蕩。香港人一向最喜歡號碼,1997像四字真經促使香港人衝呀衝快搶攻,炒呀炒炒它吧,那段時間我從加拿大回港幾年,尚在熟習階段,眼見身邊的一伙陀地(非回流回港的)同事朋友,突然富貴,金勞都彭大富豪,紙醉金迷,今天說撈了幾萬,後天又說索了一球,人本身其實沒有進步過,只是人生中的一堆數目字在上上落落,可是,升得高的始終都會低墮,那伙同事朋友,十居其八,八個打回原形,一個真的發了達,一個不知那裏去了,以後再也沒見過面,那期間,我沒有買股票,不敢買,搵錢太辛苦,沒膽。
第二次是千禧年的附近,突然衞斯理所講的科幻故事都像會變成真的一樣,各行各業都將自己科技化或科幻化,連友人做開龜苓膏生意也說要在納斯達克上市,大家合上眼睛盲目相信,造就數字盲目飆升。很多人以送紅股方式邀請合作搞上市,我反而選擇到了一家專為科網公司寫收購建議書的跨國公司學習,創作地去開發一些可令公司價值倍增的名詞及公式,例如Eyeballs、Stickiness、ClickRate,然後再將這些數字乘公司價值,比科幻更科幻,看着很多人發達,後來又十居其八打回原形,那一段期間,我也沒有買股票,不敢買,搵錢太辛苦,沒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