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洽購韓外換銀行<br>估計涉資逾350億

滙豐洽購韓外換銀行
估計涉資逾350億

曾在南韓市場欲併購韓一銀行(現稱「渣打第一銀行」)「埋門脫腳」的滙控(005),正準備捲土重來。集團昨透過附屬機構滙豐銀行確認,正向美國私募基金LoneStar洽商收購其所持韓國外換銀行(KoreaExchangeBank,KEB)大部份權益。LoneStar一直就所其持51%韓國換銀權益尋找買家,市場估計交易涉資約45億美元(351億港元)。

【本報訊】證券界指出,若滙豐購入韓國換銀,可為集團帶來約3至4%每股盈利增值,但LoneStar仍涉及法律訴訟,以及韓國政府對外資買家的取態,將影響交易能否成功。

透過發債籌所需資金

滙豐在聲明中指出,有關商討仍在進行中,交易條件包括取得韓國及其他地區相關監管機構的必要批准。以資產值計,韓國換銀是當地第6大銀行。滙豐發言人亦說,若交易能順利落實,韓國換銀目前的名稱及上市地位將予以保留,而保障當地員工就業情況,將是交易持續進行的其中一個重要議題。
《韓國經濟日報》昨引述消息報道,指滙控已在本月初同意向LoneStar收購韓國換銀股份,若協議落實,滙控將持有該行51%權益;報道又指出,雙方洽談已到最後階段,料將於9月初簽訂協議,滙控將透過發債形式,籌集所需資金。
野村國際(香港)中國及香港銀行研究部主管陳永德表示,若滙豐成功購入韓國換銀控制性股權,對其拓展南韓市場肯定有正面作用,因該行規模不小,而唯一影響交易談判進度,乃韓國換銀的訴訟問題,以及韓國政府在考慮當地銀行出售權益時,對本土競投者及外資行的取態。

LoneStar已售部份權益

受到與韓國當局訴訟調查的影響,LoneStar於去年取消向南韓國民銀行(KookminBank)出售韓國換銀權益的商討,今年較早時與星展銀行的洽談亦因法律問題而告吹。不過,LoneStar於6月成功以12.8億美元出售13.6%韓國換銀權益予部份機構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