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癌聖手月付10萬醫腸癌<br>不滿醫管局福利差過公務員

治癌聖手月付10萬醫腸癌
不滿醫管局福利差過公務員

【本報訊】公立醫院醫護人員患病一向由僱主醫院管理局「包底」,享受免費醫療福利。但一名治療無數腸癌病人的醫生,自己患上腸癌後,卻要自付每月近10萬元的化療費用,醫管局解釋因該醫生採用的是新的自購藥物,並不包括在醫療福利之內,但屬公務員的醫生則獲政府支付有關費用。公共醫療醫生協會主席何鴻光表示,早前收到一名醫生求助,指對方患上腸癌,傳統治療藥物無效,須用較新的化療藥物,豈料一向為僱員提供醫療福利的醫管局卻指,不會為他支付新治療藥物費用,該名醫生現時每月需付6至10萬元化療藥費。
何鴻光批評,事件反映現時屬公務員制的醫護人員,與已轉為醫管局員工的醫護人員,在醫療福利上存在不同,「公務員制嘅醫護,只要係臨床上有需要用到嗰啲藥,政府都會畀」,故正要求醫管局解釋是否有條文支持醫管局員工不享公務員的醫療福利。

需用3種新化療藥

據悉,該名醫生在新界西聯網任職,是外科顧問醫生,曾為不少腸癌病人做手術,但其腸癌目前已擴散至部份肝臟,傳統藥物無效,需用三種新化療藥,費用每月6至10萬元。消息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正了解此個案,並研究是否需要為員工購買醫療保險。
有前線醫生指出,醫管局成立初期為吸引公務員醫生轉制,除增加現金津貼外,其他福利與公務員看齊,但近年藥物發展迅速,「啲幾年有好多癌症新藥,療效好好,但好貴,醫管局話唔畀,我哋至知原來同公務員唔同」。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否認改變員工的醫療福利,若一些藥物是醫管局不會提供的,員工也不能享用。醫管局董事局成員李國麟認為,「可能好多醫管局員工都唔知呢個安排,醫管局有責任話畀員工知」。另外,醫管局七個聯網在今年12月會出售自購藥物,200多種病人自掏腰包購買的藥物,可在指定醫院藥房以「市價」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