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放水 買港股資金不設限

中央放水 買港股資金不設限

【本報訊】今後內地散戶可以光明正大炒港股。面對持續增加的外滙儲備及人民幣升值壓力,中國政府再一次「明益香港」,昨日宣佈推出真正的內地散戶炒股自由行,但暫時只限身為中國銀行客戶的內地居民,先在天津分行開設個人證券投資外滙賬戶,再透過中銀國際進行交易。

不受個人購滙總額限制

中國政府至今已批准銀行、證券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及信託公司五類機構,推出所謂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產品,由於QDII投資決定權不在自己手,加上要繳交管理費,雖然今年5月起,已陸續放寬QDII的投資品種及地區限制,但散戶始終未見大舉認購QDII。
外滙管理局昨宣佈,同意在天津濱海區,開展內地居民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試點,投資額更不受5萬美元個人購滙年度總額限制,可以用自有外滙,也可以直接購買外滙,但暫時只限於中國銀行的客戶,經過天津分行開立「封閉式」(只可用作炒港股)的個人證券投資外滙賬戶,然後透過中銀國際,在港用現金買賣港交所上市的證券,包括股票、窩輪及基金(期貨則不包括在內)。
截至6月底,中國外滙儲備已超過1.33萬億美元。外管局官員昨日表示,新措施旨在促進境內個人有秩序地分散投資風險、提高資金收益,也是拓寬外滙資金流出渠道,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重要舉措。
證監會主席方正相信,措施可同時惠及兩地市場長遠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證監將與內地機關就可能出現的監管事宜緊密合作。

港交所撥千萬提升系統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亦認同,新政策對本港金融業發展有莫大幫助,基於預期港股成交量將大增,該所行政總裁周文耀指出,董事會已立即授權交易所,再多撥1,300萬元作為提升交易系統處理量之用,令每日處理交易上限,由上周三剛披露的280萬宗,進一步提高至400萬宗,目前每日最高處理量為150萬宗。
中銀國際副行政總裁謝湧海指出,今次是中共建政以來首次容許資金到境外投資,非常有歷史性,至於新措施是否中央「救市」,他謂:「當外管局去年9月公佈以天津濱海新區為外滙管理試點時,該行當時已提出國內居民可不可以直接投資港股的想法……這個時候出台純屬巧合」但他亦承認,昨日港股升逾千點與此消息有關。

內地居民炒港股自由行試點方案重點

1〉只適用於持中國居民身份證的個人投資者
2〉中國銀行客戶可透過各地分支行轉介,在天津中行開立個人證券投資外滙賬戶,再透過中銀國際證券開戶進行買賣
3〉暫時只可投資於港交所上市交易的證券品種
4〉個人證券投資外滙賬戶屬封閉式,中銀國際不得向投資者提供孖展、股票借貨沽空、境外資金存取及證券轉託管服務
5〉內地個人投資者可以自有外滙或購買外滙進行投資
6〉購滙不受5萬美元的年度總額限制
7〉用自有外滙買賣港股,直接結滙資金不受年度總額限制
8〉若同時用自有外滙及購滙炒股,購滙炒股部份的結滙後餘額,不應低於自有外滙的投資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