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每年平均逾半數輪候換肝者,因等不到器官捐贈而去世。器官全球「渴市」,令器官販賣市場活躍,令網上新興器官買賣代理生意,提供越洋尋找器官及手術的一條龍服務;內地網站更不時有器官公開拍賣。
本港去年共有142人等候換肝,但遺體及活體捐贈合共只有72個。美國雜誌《福布斯》今年曾報道,有網上代理人為美國客人在中國大陸尋找合適醫院及捐贈者。
港不容許器官買賣
香港醫學會器官捐贈委員會主席何仲平表示,雖然近年社會越來越多人願意死後捐贈器官,去年也有數名意外死者的家人,願意把死者多個器官捐出,但不等於現時器官供應即時增加,不少腎病病人仍靠洗腎,甚至到內地換腎續命。
本港《人體器官移植規例》訂明,不容許任何涉及金錢交易的器官移植。何仲平指出,禁止器官買賣主要是要維持公平原則,以免「有錢就有得醫,無錢就等死。」
瑪麗醫院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科顧問陳詩正指出,本港非親屬捐肝需要經器官捐贈委員會審核,確保沒有涉及買賣交易等。他強調,活肝捐贈者需要冒性命危險,每200個人就有一個死亡個案。
目前伊朗是唯一法律容許買賣器官的國家,但只限於腎臟。《經濟學人》曾表示贊成此舉,並估計只要0.06%美國人願意出售腎臟,將令全球所有等候腎臟的病人受惠。
本港肝臟捐贈統計
年份:2006
遺體捐贈:23人
活體捐贈:49人
年份:2005
遺體捐贈:24人
活體捐贈:39人
年份:2004
遺體捐贈:20人
活體捐贈:56人
年份:2003
遺體捐贈:18人
活體捐贈:36人
年份:2002
遺體捐贈:30人
活體捐贈:45人
年份:2001
遺體捐贈:23人
活體捐贈:37人
註:2006年有142人等候換肝
資料來源: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