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4歲資優生何凱琳和獲四所本地大學考慮取錄的9歲數學資優生沈詩鈞的經歷,引起社會關注,教育局也被批評糟蹋資優生,該局終推出「補鑊」措施,日前與學校代表會晤時表示,短期內會向學校提供測試數學和科學資優生的臨時工具,以便盡快篩選出資優生,交由今年底成立的資優教育學院培訓。
凱琳小學母校元朗朗屏邨惠州學校校長劉明基表示,現時教育局測試學生是否資優生,學生一般需等至少半年,多則逾一年。他說教育局負責資優教育的官員在日前的會議表示,為免資優生被忽略,局方會向學校派發臨時資優測試工具,是數學和科學青年比賽的題目,供學校用作測試資優生。
劉明基說,經學校篩選的資優生,會由資優教育學院專責培訓,課程還包括提升他們的情緒智商(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