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後通縮時代看好日股

暢談富論:後通縮時代看好日股

今年以來,日本股市在已發展國家的股市中表現相對落後,截至7月底,TOPIX東證一部指數以日圓計僅錄得2%回報。儘管股市表現平平,日本經濟體系卻不差。受惠於企業開支增長,日本官方剛剛公佈將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由按年上升2.4%修訂至3.3%,為連續第9個季度增長。有鑑於日本政府實施的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國際債信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調高日本的國家債券評級由AA-至AA,為1975年以來首見。
儘管今年以來,日本股市未見驚喜,但投資是講未來潛力,目前看來,日本股票有何吸引之處?我們認為,不少日本企業將直接或間接受惠於環球經濟增長,尤其是來自新興市場方面的動力。另外,日本也將受惠於國際環保意識抬頭。
在日本,能夠受惠於新興市場需求的行業主要包括:工程用的重型設備、機械工具、工廠自動化、汽車製造和造船等。最近幾年,由於新興市場需求暢旺,帶動天然資源的價格節節高升,部份日本企業因為從事鋼、鐵等大宗買賣,從中獲得不少豐厚的利潤。此外,由於能源價格上揚和地球暖化,近來核能發電項目廣受各界關注。在美國和俄羅斯相繼凍結輸出建造核能發電廠的技術之後,日本成為主要的服務供應者,核能電廠的建造商不斷整合,現僅剩5大業者主導市場,其中3家即來自日本,我們相信這些日本企業將在這寡佔的市場中,得到獲利良機。

受惠於環保意識高漲

再舉一例,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投入改善汽車耗油技術的國家,已成功開發出油電混合的車款,大幅改善耗油效率,令日本汽車得以在油價高企的今日睥睨世界車壇。此外,部份日本製造商具備為柴油引擎淨化廢氣的先進技術,這在環保意識高漲的歐洲正大行其道。除了汽車之外,促進耗油效率亦是航空界正面臨的重要課題,新造飛機的機身多是由碳纖維和鈦金屬構成,以減輕重量、促進飛行,日本企業在碳纖維和鈦金屬生產方面擁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日本是科技大國,不少行業和公司可受惠於經濟快速增長的新興國家和全球環保問題,在後通縮時期,將為日本企業締造長遠利益,為日股帶來新的吸引力。
小啓:本欄上周日見報之文章「6大理由支持環球股市」,由貝萊德美林投資管理撰寫,欄名應為《萊德有理》,並非《暢談富論》,特此更正。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