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石消失管理公司是元兇

界石消失管理公司是元兇

【本報訊】被稱為「七號仔」、標誌殖民地時代初期「維多利亞城」範圍的第七界石,神秘消失已兩個月,有消息指該界石是馬己仙峽道17號的屋苑管理公司修葺斜坡後才失蹤。另外,相傳與本港開埠有關的大潭副水塘側的一塊「群帶路里程碑」,在政府欠缺適當保養下,已呈現崩損。
現時中西區至灣仔區一帶,在本港開埠初期稱為維多利亞城,港英政府1903年豎立六塊界石確立範圍。近馬己仙峽道15號護土牆的另一塊界石,據悉在1920年代中期豎立,被視為維城第七界石。兩個月前有市民發現該界石在山坡維修工程後消失,只留下與界石外貌相若的修補痕迹,關注人士紛紛向政府部門追究和在網上發起尋求界石行動。

曾提醒工人要保護

本報昨致電馬己仙峽道15號的屋苑管理公司,接聽電話男子指山坡維修工程是17號的屋苑管理公司進行,本報昨未能找到該公司回應。有網民在相關討論網站表示,工程進行期間,曾路過提醒工人要保護該界石,但對方不以為然。
有關注人士在網上發放地政總署官員7月初的回覆,指已確定該石是維城界石,並着古物古蹟辦事處確認它為古蹟。該官員8月初再表示,有關管理公司經理表示不清楚斜坡工程,該官員稱已聯絡業主,但着關注「七號仔」的市民不要存有厚望。
另外,有市民發現大潭水塘側有一條刻有「VICTORIA」的石柱,根據網站「香港地方」資料,該石是「群帶路里程碑」,當年英國得到香港後在赤柱駐軍,因而修建一條由赤柱至維多利亞城的道路。奇力灣和龜背灣對上的大潭道也發現共兩塊群帶路里程碑,已移到博物館保存。大潭副水塘側的一塊則已有多處崩損,長滿苔蘚,刻字變得模糊難認。

大潭副水塘側的「群帶路里程碑」,受盡風吹雨打已有多處崩損。
卓永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