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尼傷腳趾,費爵爺批評波鞋保護不足,在英倫挑起了一場口水戰。早期波砵個款像Timberland的高筒皮鞋,以減少足踝受傷機會,但重量可以令球員舉步為艱;若遇着水戰,麻煩再把重量乘2吧。球例的修改,加上應用塑膠的風潮,結果令75%的66年世界盃決賽周球員,穿上了沒有筒的塑膠波鞋。球員的球感與奔跑速度大大提升了!
時至今日,波砵真的着咗等如無着。有位朋友在賽場上被人踩了一腳,痛之餘,他感覺到每粒鞋釘的形狀及位置。波砵鞋面紙咁薄,為了快人一步,難免有所犧牲。不過最令我不明白的是,為何波砵咁快爛?我弟弟乃業餘球員一名,一個月踢2至3場比賽,走動極少的他被稱為柱躉式球員,每場波相信奔跑與步行少於兩公里,但他每年都要添新波砵,因為鞋頭爆裂速度極快。
真的不明白,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但消費品的壽命卻越來越短?又要買手機了,不是追新型號,而是它們都是短命種,過不了兩歲的死劫。
文:Rosa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