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呢? - 李碧華

之後呢? - 李碧華

北京這幾天實施「車輛管制」,單日只准單數車牌汽車行駛,雙日只准雙數。市面上頓時減少了一百三十萬輛汽車的堵塞。交通暢順,廢氣減少。
車龍不見了,二百萬市民改搭其他交通工具,巴士站前出現人龍。為了迎接○八年奧運,有點擾民亦無所謂。過幾天空氣清新的日子,也算「禮物」吧?北京天氣亁燥,泥塵又多,空氣中懸浮粒子竟然粒粒可見,綠化環境的樹木日少,建築地盤維修工程日多。每回到北京,不消一日已「風塵僕僕」,早上起牀還會流鼻血。改善交通措施乃德政。但只是實驗,只限四天。
老百姓應該感謝迎奧的苦心吧。為了百年難遇的盛事,教化民生,當局訓練他們排隊,每月的十一日定為「排隊日」。還教他們禮貌、文明、學好外語、深造處事待客之道以迎賓、禁止隨地吐痰、過馬路不守規則也被罰款兼認錯且攝錄下來示眾……還有,誰的鼻毛過長外露不雅會被勸喻修剪。嚴懲賊匪減少罪案是國際大都會的法治形象。
──但,奧運之後呢?會打回原形嗎?是一份有賞味期限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