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物 網上掀拯救行動<br>專題報道:第七界石 神秘消失

百年古物 網上掀拯救行動
專題報道:第七界石 神秘消失

一塊消失的界石,掀起拯救「維多利亞城界石」行動。被網民認定是港英政府為維多利亞城(theCityofVictoria)豎立的第七塊界石(cityboundarymarker),兩個月前在港島馬己仙峽道被人神秘移走,至今下落不明,引起外界關注其餘六塊界石的下落。本報追尋發現,該六塊界石均沒有得到政府的適當保護,市民對它們的珍貴歷史也感陌生。 記者:黃偉駿 謝明明 蔡元貴

港英政府在開埠初期,將現今的中西區與灣仔區一帶發展為維多利亞城,並於1903年刊憲及豎立了六塊界石確立範圍。該六塊界石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至於被大部份網民認定的第七塊界石,據悉於1920年代中期豎立,位於馬己仙峽道一幅護土牆下,但古物古蹟辦事處卻一直不肯確認該塊界石的身份。

斜坡施工時 疑被搬走

直至今年6月中,有熱心的網民突然發現該塊界石不翼而飛,懷疑是維修斜坡的工人施工時將界石搬走,不少網民先後向地政總署及古物古蹟辦事處查詢,但各部門均未能解答界石的下落。
第七塊界石可能遭遇「不測」,令網民非常關心其餘六塊界石的下落。獲官方確認身份的六塊界石,分別位於堅尼地城、薄扶林道、克頓道、寶雲道、舊山頂道及黃泥涌道,以近乎一條直線貫穿中西區與灣仔區。界石呈方形柱體,高1.2米,頂部是一個「金字塔」,以花崗岩建造,石身刻上「CITYBOUNDARY1903」字樣。
現時政府沒有將維城界石列為受保護的法定古蹟。本報昨日追查各界石的下落及最新情況,發現它們所在位置毫不起眼,埋沒於公園、護土牆之中,除了未有得到適當保護,也缺乏應有的宣傳。位於西寧街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的界石,處於花槽與公園鐵絲網之間,記者在公園內花了接近20分鐘才「僥倖」尋獲其所在。每日均在公園「打躉」的梁伯伯,在區內住了超過30年,坦言從不知道有一塊界石存在。

欠宣傳介紹 長滿青苔

另一塊豎立於舊山頂道的界石,有近三分一石身已被埋藏護土牆內,石身頂部更佈有一層薄薄的青苔,顯然長時間沒有人清潔。位於黃泥涌道、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對面的界石,雖然身處馬路旁邊,但大部份車輛駛過並沒有刻意減慢速度欣賞界石。惟有豎立於克頓道的界石,旁邊設了一個中、英、日三種言語的宣傳牌,介紹它的來歷。
記者昨日一心尋找界石下落,但也多次跟它們擦身而過沒有發覺,一般途人或遊客若果對界石毫無認知,相信更難會發現它們的存在。

蘋果資訊
中環灣仔劃界變維城

本港開埠初期,一切商業、軍事活動均集中在港島以西,港英政府最先在中環與上環進行開發,隨後將發展伸延至西環、半山及山頂一帶。當時雅賓利道以東主要用作軍事用途,倉庫、海關及軍營均設在中環海旁,民居多數聚居於上環及西營盤。

紀念維多利亞女皇

1843年,港英政府為了紀念1837年登基的維多利亞女皇,於是將中環及灣仔一帶改名為「維多利亞城」,隨後城內範圍不斷擴展,由1844年僅約100幢建築物,到1874年激增至逾1,800幢建築物。
港英政府於1903年正式刊登憲報,頒令界定維多利亞城的範圍,並在西環至現時跑馬地一帶,合共豎立了六塊界石,以標明維多利亞城的邊界範圍。不過,香港隨後發展迅速,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斷增多,中環多年來更進行多次大規模填海工程,維多利亞城隨着歲月流逝,變得名存實亡。
古物古蹟辦事處表示,現時本港法例訂明城市範圍,故此該六塊界石只是一種象徵標記,不具任何法律意義,現時僅作為標誌過去城市邊界的歷史遺迹。

港英政府於1903年豎立的六塊界石

1)西寧街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內
◆隱沒於花槽與飲水機之間,附近的老街坊均不知道其來歷

2)薄扶林道遊樂場附近的行人隧道入口
◆位處行人隧道入口,平日甚少人行經

3)克頓道近寶珊道(往龍虎山方向)
◆唯一有官方介紹牌的界石

4)舊山頂道近地利根德里
◆部份埋在斜坡內,滋生了薄薄的青苔

5)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對面的露天停車位
◆不甚起眼,表面有少許污迹

6)寶雲道步行徑(御峰附近)
◆位於步行徑路旁,很多時與垃圾車為伍

7)馬己仙峽道15號
民間認為消失了的第七塊界石

西寧街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內

薄扶林道遊樂場附近的行人隧道入口

克頓道近寶珊道(往龍虎山方向)

克頓道近寶珊道(往龍虎山方向)

舊山頂道近地利根德里

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對面的露天停車位

寶雲道步行徑(御峰附近)

圖為網友提供的界石「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