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聯前鋒朗尼3年內多次腳面受傷,引發球鞋有否足夠保護的問題,其贊助品牌表示有百分之二十的英超球員都穿那款鞋,但並未出現其他類似受傷個案。這是正確的,但球鞋發展還是值得研究。
碧咸蹠骨骨裂,筆者尋找有關事件資料,醫學上未能確定蹠骨與疲倦的關係,但相信蹠骨出現裂痕極可能與疲勞有關,若是疲勞引至受傷,那球鞋幫助很有限。
近20年球鞋的發展出現非常大變化,而兩大主流品牌認為足球是激烈衝撞型運動,對整隻腳都要有足夠保護;但同時亦有認為球員需跑動,故球鞋設計變得越來越輕巧及舒適。兩年前此方向尤其極端,好些球鞋輕及柔軟得令球員覺得好像沒有穿鞋踢波。
近兩年,幾大品牌像在整合對手的缺點,並沒有再推出到太輕巧的新款式,這或多或少證明波砵太輕,對球員可能不是最好的工具。我一向認為足球器材及球鞋對腿及足部保護不足,特別是腳面、腿部後側及腳腕等部位的保護,似乎未有發展過;希望各大品牌及國際足協,多加努力及正視。
文:何輝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