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運動員如恒河沙數,何故阿蓋達組織偏偏選中足球員?簡言之,足球是全球最普及的運動,球星的影響力,早已不局限於綠茵場上。
影響潮流 娛樂 刑案……
足球運動日趨商業化,球星在球會及贊助商塑造下,成為有血有肉的品牌。單是一個碧咸,舉手投足、衣着打扮都被人爭相模仿,是潮流先驅者,連英國學府早前也開班探討《碧咸現象》。碧咸投身美職大聯盟懷抱,在美國這個英式足球沙漠掀起狂熱,剛在上周末有6萬餘人入場看一場美職賽,是美國足球聯賽自1980年以來最高的入座率。
碧咸的例子並非冰山一角。法國前鋒亨利近年積極推動反種族歧視活動,早已超越球賽層面,而他穿戴象徵不同人種融和的黑白腕帶,一度成為時尚飾物;葡萄牙球星基斯坦奴朗拿度被公認為碧咸接班人,今年5月英國3歲女孩馬德琳在葡萄牙被擄走事件發生後,他挺身拍短片公開呼籲救救小人兒,令事件引起更大迴響。
至於朗尼不論在球場內外都率性而為,其在場上的成就固然受注目,而年前對女友高蓮不忠,以至一切生活軼事俱成娛樂、體育頭條新聞,觸動人們的情緒。像這樣一個球星,在球迷心目中豈是足球員般簡單?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指出,足球明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份,球星的影響力遍及全球。但他印象中球星參與政治活動的情況極少,也極少表達個人對戰爭的立場。球星出席的慈善活動較為關注貧窮或疾病等中性議題,出席贊助商的商業活動時,也會盡量避免涉及政治議題。故他難以推測阿蓋德組織「看上」碧咸等球星的原因,「無理由碧咸去美國踢波,就話佢支持美國。」
本報記者